文档介绍:初中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1)亲近和接触自然、考察和参与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体验,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
(2)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研究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接触自然,参与社会,认识自我,初步养成关心自然的环保意识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2) 能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积极寻找答案,实事求是, 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批判和创新意识。在研究过程中能严谨踏实,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3) 能通过协商合理分工,主动承担任务、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各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形成和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
(4) 经历从选择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写出小论文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5)初步学会从日常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等现象和事物中选择课题,能对研究的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
(6)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7)初步学会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简单的调查问卷。能通过研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8)会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小论文。
(9)初步形成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主题举例
问题举例
植物
蔬菜无土栽培、种子萌发、施肥对植物的影响、茶叶的保鲜、花卉的栽培、大树枯萎的原因、光促进植物生长、蔬菜的种植
动物
动物生活习性、动物灭绝原因、昆虫触角和摄食行为、恐龙研究、鸟与生态环境、鱼在水中生长情况、宠物饲养、野生动物保护
环境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垃圾分类和处理、白色污染、废电池的危害和回收河流水质研究、地区水质调查和分析、生活用水中的有害生物、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纯净水的利弊、节水方案设计不同气候下的空气洁净度、绿化对空气的净化作用、臭氧层衰竭、地球变暖
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食物保鲜、营养和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青少年的肥胖现象、生活方式和健康、非典型肺炎
科技
合成洗涤剂的研究、照明光源发展前景、白炽灯节能技术、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简易电器的设计和制作、利用太阳能器具的设计和制作
文艺
鲁迅小说研究、毛泽东诗词研究、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桥文化、茶文化、陶瓷设计艺术、纸艺设计、民间手工艺术、古典音乐作家和作品、中国脸谱艺术
信息
网页制作、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动画制作、信息的传递、电话通讯、机器人、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
交通
交通状况调查、车辆状况的调查、公交线路优化设计、交通设施的现状、道路建设、交通阻塞的原因、交通事故的原因、缓解交通的对策、立交桥设计方案
国际
APEC会议、世博会、伊拉克战争、WTO、奥运会、经济全球化
社会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变化、网络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中西快餐文化比较、老年福利事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城市流动人口、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
社区
社区的历史和现状、社区健身活动、社区环境绿化、社区的文化设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
家庭成员的情况、家庭收支情况调查、家庭用电与煤气的经济比较、现代父母与子女关系
学生
学生和动画漫画、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和流行音乐、学生服装流行趋势、学生闲暇活动、小学生的消费、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中学生交友心理分析、学生的审美观、
四、课程资源
资源
物质资源
人力资源
文化资源
学校资源
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房
教职员工、学生
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学科教学
社区、社会资源
东方绿舟、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村、自然环境
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等各类人员
社区文化、革命圣地、文物古迹
家庭资源
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
家长
家庭文化
网络资源
网站、网页
----
网络文化
五、课程实施
课题学习和项目学习:
以问题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