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两委”论文农村党建问题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委”论文农村党建问题论文.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11/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委”论文农村党建问题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两委”论文农村党建问题论文“两委”论文农村党建问题论文:农村党建问题研究摘要: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合称“两委”,在农村村级事务管理中有各自不同的职责、地位和作用,他们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然而也有少数农村“两委”关系不正常,特别是实行村委会直接选举以后,部分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缘何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出现后应如何改进?在此文中都有所论述。关键词:“两委”;不协调;党建;不对称一、农村“两委”现状“两委”关系问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等组织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罗城两县农民尝试着建立了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得到了上级肯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按农村居民居住地区设立,是农村社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后经过10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继于1998年11月和1999年3月颁布,对“两委”关系做出更加全面的规范。此后,各地认真执行《组织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广大农村“两委”关系的主流是好的,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从实地调查以及一些资料反映的情况来看,“两委”关系可分为相互协调、基本协调和不协调三类。这里所谓的相互协调就是党支部处于领导地位,能较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两委”各尽其职,配合默契,决策民主,制度健全。基本协调是指党支部基本处于领导地位,能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两委”认识、处理问题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能正常开展工作;分工明确,但配合不够默契。第三类就是不协调关系,在这里不协调是指,“两委”之间能够正常协作,或是形同“独角戏”即一方占压倒优势,另一方无法发挥作用;或是形同“对台戏”即双方关系紧张,争权夺利,互不配合。二、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当然从全局来看,协调和基本协调的明显占多数。然而有少数农村“两委”关系极其不正常,特别是实行村委会直接选举以后,部分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是村委会大权独揽,不尊重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有的是党支部抓住权力不放,无视村委会的自治职权;最严重的是“两委”各不相让,相互拆台,导致各项工作无法开展。且其党的制度生活极不健全,党员的发展、活动和作用几近于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下面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分析:“两委”关系界定模糊。“两委”关系如何定位呢?目前涉及村民自治的法律主要有两个:1982年颁布的《宪法》和1998年正式颁布的《村组法》。其他直接或相关的政策有一个《通知》和一个《条例》。其中,1982年的宪法虽然规定村民委员会不再是政权组织的下属机构,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没有明确提出“村民自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