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试题.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试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科别:内一科姓名:选择题::()A良性: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不威及生命;B阵发性:发病短暂,症状反复;C位置性:特定的体位可以诱发症状;D听觉功能正常。、上和后半规管的特点:();,内侧系膜性结构;;,内淋巴液朝向壶腹方向的流动可以引发兴奋,而两个垂直半规管则相反。,理论上,发病必备的条件:;;,随内淋巴液的飘动;,如半规管的壶腹嵴或囊斑;,双侧前庭系统不对称。:()()A继发性:30-50%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包括耳部手术(7-17%)C内耳病毒感染,突发性聋(15%)D梅尼埃病(5%)E偏头痛(5%)F原发性或称特发性:(50-70%)G50岁以上,前庭系统的感染或退行性变可能是原因,特别是椭圆囊耳石膜的变性。,管石症分类:()-BPPV后半规管BPPV:60-90%-BPPV水平半规管BPPV:10-30%-BPPV前半规管BPPV:3-10%(C-BPPV)即同时性PC-BPPV和HC-BPPV。少见。:():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改变或处于特定体位时出现的眩晕),-Hallpike氏实验诱发出特征性眼震伴眩晕,这种眼震的特征包括()①短潜伏期,一般1-5秒;②持续时间<30秒;③患耳向下时诱发向地的旋转性眼震,快相向上为后半规管BPPV,快相向下为前半规管BPPV;④恢复坐立位时出现反向眼震;⑤反复置于诱发位置反应减弱,:();;;;: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如:卧位坐起、起立、或由坐位变为卧位、以及仰头、低头时很少会诱发眩晕。:很少见,体位激发试验时眩晕和眼震持续存在,原因可能是();,嵴帽随稳定体位后仍处于偏斜状态。()::单孔神经或前庭神经切断术。判断题:,包括耳廓和外耳道()、鼓窦、乳突、咽鼓管。(),包含听觉和位置觉器官。外为骨壳,称为骨迷路,骨迷路内包含膜迷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