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27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11/15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在发展,疾病谱也在变化,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这也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现有的治疗方法有:药物、介入以及外科三部分,这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寿命和改善其预后;近年来大大发展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进展。尽管如此,现代医学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阿司匹林抵抗、***毗格雷抵抗、支架再狭窄、出血、胃肠道刺激以及术后生活质量亟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困扰着现代医学,这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祖国医学则是从患者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已有大量临床研究也揭示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古人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区独有的特点,提出冠心病的治疗***——“调脾护心法”。导师吴焕林教授在调脾护心法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精简邓老冠心方而成参术冠心方,据临床观察,其疗效更佳。我团队既往也对参术冠心方进行了部分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提示参术冠心方治疗组可较对照组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最、运动耐量、心绞痛症状、血脂等,也能够增加模型大鼠冠脉的MVC、CD31以及VEGF等因子的表达。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以有、无高脂血症分组进行队列研究以及进行治疗结束后一个月的随访;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参术冠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的较佳适应人群及其后续较佳的治疗方案;为其临床更加精确的运用提供循证证据。,进而影响心肌血供和氧供的一类疾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以及变异型心绞痛三种;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的暂时的的血供和氧供短缺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相对稳定。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国际杂志《柳叶刀》刊登了<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0),主要目的是调査全球疾病负担,结果显示,到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富贵”病,,位居首位,超过了二十几年前全球的主要杀手——感染。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加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从而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国家负担也日渐加重,现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统计,在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正处于上升阶段。至2013年12月,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可达2・9亿。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一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大众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全国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总体呈日益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分析,该趋势主要由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上升所致。,药物、介入以及外科为冠心病目前主要的三种治疗手段。《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指南中指出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为改善预后的药物药物,主要有、***毗格雷阿司匹林、调脂治疗、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第二类是减轻症状改善缺血药物,有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酯类。、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小板活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动脉硬化发生。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血小板通过粘附、激活,最后形成血栓叫导致心肌梗死。血小板激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受血管内皮、激动剂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影响;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及不同血液流变学状态下产生不同切应力,血小板通过不同的受体和配体作用,启动血小板激活链式反应⑵。在血小板激活后,其主要通过细胞旁分泌路径来达血小板激活放大效果。其一,血小板激活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磷脂酶A2,通过剪切释放出花生四烯酸,成为环氧化酶作用的底物,产生血栓素(TXA2);后者具有强的血小板激活作用,进一步激活血小板,从而达放大效应。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生成,而阻断血小板激活旁分泌机制,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以此抑制为主,并且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因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⑶。现在,阿司匹林也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以及一级预防。对于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的研究中,AntithromboticTrialists'Collaboration作了汇总分析,所有试验均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总共纳入6000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结果表明,不管在有或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⑷。Ridker等于2005年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