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想念地坛.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想念地坛.docx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11/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想念地坛.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境界,让人生充满韵味;自然,使生命归于纯净。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往往展现出一份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放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焕发别样光彩!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一块“心灵地坛”,在遭遇苦难时勇敢地洗涤心扉,抛却繁杂,回归本然。 史铁生的经历是不幸的。他1951年出生在北京;16岁初中毕业正逢“文革”而中断学业;18岁在上山下乡大潮中赴陕西延安插队;21岁因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开始了轮椅人生,先后在北京几家街道工厂做工;47岁又患尿毒症,不得不靠每周数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病逝,享年59岁。但作为一个作家,史铁生该是“幸运”的。双腿残疾迫使他从较为便利的文学写作上寻找一条“生路”,初期的成功又让他成为作家协会的一位职业作家。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对残疾人群体的熟悉,使他拥有了一个独特而幽深的领域——人的形而上的生命和精神世界。而真正奠定作家文学地位和代表作家创作高度的,则是他一系列的短篇小说。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钟声》、《老屋小记》等,这些作品屡获重要奖项,成为新时期文学以来的经典型作品。可以说史铁生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优秀短篇小说家。作家曾说:“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我想,事业相当于一条船。”这条船正是他锲而不舍的文学创作,创作使他的逆境人生绽放出灿烂的火花,他在创作中也品味到了生命的创造和价值。 数十年的病痛生涯,使史铁生对残疾、患病有了一种独到的认识。他说:“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对我的病竟有些感恩之情——我怕否则,浮躁、愚蛮如我者大概就会白活。”是人生的困境把他逼向了文学道路,同时与病魔为伍又使他去体验、思索生命的奥秘。他说:“人的苦难,很多或者根本,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现实的敌人。比如残、病,甚至无冤可鸣,这类不幸无法导致恨,无法找到报复或声讨的对象。……无缘无故的受苦,才是人的根本处境。”在这里,史铁生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认识到人永远面对的是困境,冲破一种困境又会有新的困境,困境的永恒构***一生的苦难。而超越自身局限,实现人生价值,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天地悠悠,世事无常,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他们都是渺小、脆弱的,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努力和梦想。这些人物无不处在人生的困境中,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心存梦想、埋头苦干,在有限的环境中追求着人生的价值。 平淡的生活、长期的病痛,使史铁生避开了尘世的喧嚣,陷入了对人类终结问题的哲学思辨之中,并把他的思辨融入了小说和散文写作。史铁生在多篇散文中谈到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他说:“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他甚至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从根本上说就是荒诞的。唯有过程可以变得十分精彩、美好,值得体验和享受。因此“过程就是目的”。《命若琴弦》讲的是一个现实故事,又似一个传说故事,更像一个寓言故事。老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