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索引号:DA022-C0200-2006-001发布机构:文件编号:产生日期:发布日期:2008-06-03内容概述:关于常州市生态市建设的内容,明确了创建生态市所需要做的工作公开内容常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常州市人民政府二OO六年十月冃录刖吕…1笫一章建设基础与条件・・・3第一节基础与优势・・・3第二节问题与制约・・・4第二章指导思想与目标・・・7第一节指导思想….7第二节战略定位...7第三节建设目标•••8第三章生态功能区划与管制・・・12笫四章建设重点・・・25第一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第二节以防治环境污染为重点,第三节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第四节以普及生态文明为重点,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25构建优良生态环境体系•・・29构建适宜生态人居体系•・・35构建先进生态文化体系・・・39第五章近期重点建设工程及效益分析・・・41笫六章建设保障措施•・・47生态市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來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城市,以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质量根本改善,自然资源充分保护,经济发展集约高效,生态文化弘扬光大,社会生活文明和谐,人居质量全面提升。常州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东濒太湖,南接天目山余脉,西枕茅山山麓,北临长江,中嵌沈、涓二湖;城市融合了山、江、湖、河等重要自然与人文景观,城水和依的组合优势非常突出。2004年常州创建成全国笫三个、全省笫二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涕阳、金坛两市已经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武进区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工作也已经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建设生态市,常州的自然禀赋突出,工作基础扎实。目前,常州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演进的经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今后一段吋间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而沿袭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环境制约更加凸现,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建设生态市正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最有效途径。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规划是先导。为动员全市人民和组织各个部门积极参与牛态市建设,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常州牛态市建设规划》。规划范围为4375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其中市区的1864平方公里为规划重点。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规划》全面分析了常州生态市建设的基础与条件,提出了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预期目标,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初拟了近期建设的重点工程,提出了建设保障措施。《规划》是指导常州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纲领性文件,是辖市(区)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和市各相关部门制定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生态市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生态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规划》还将适吋进行充实和调整。第一章建设基础与条件第一节基础与优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五”%,分别高于全国、,这种高速增长态势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工业化正在向中后期阶段演进,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一产稳定、二三产并举”方向转型。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89元和7002元,%%,均已接近或达到国家生态市指标要求。社会事业进步,教育、文化、卫生、科技E1趋繁荣。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常州濒江多湖,境内沟汉交织,%;地貌以平原为主,%;气候四季分明,13照充足,雨量丰沛;水、土、光、热的匹配极佳,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漂阳南部低山丘陵和洸、滿湖湿地是省内少有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地区。城市文化特色鲜明。城水相依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口然人文景观,从三套环河四套城的春秋淹城,到枕河而居的运河人家,直至连江通海的长江码头,优越的水生态环境承载了常州2500年文明历史,也记录了城市形态从点、到线、向面演进的轨迹,常州是长三角地区同时融合江、湖、运河等重要水体景观的极少数城市Z-o运河文化和吴文化在常州积淀深厚,留下了青果巷、天宁寺——敬舟亭历史文化街区、古运河、蒐箕巷——西瀛里等历史遗存,近现代人文荟萃。古城新貌形成历史和现代交融的城市文化特质。环境保护成效明显。2005年,常州市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08天。地表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