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语言文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字第三节云南民族神话与史诗第四节云南民族的传说和故事第五节云南民族叙事长诗第六节云南民族的歌谣和谚语云南民族语言的构成云南民族语言是云南各民族主体所创造、传承、使用的有意义的文本集合体,它包括语言与文字两个部分。民族语言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即形式结构的层面及内容意义的层面,在二者之间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民族语言的内容与外延在内容意义的层面,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民间文学创作。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与他们的哲学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与他们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同样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它们并非单独的存在,而常常是和音乐舞蹈相伴随,并且常常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祭祀或节庆等仪式中)传唱讲述。从外延方面可以列举,传统的云南民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神话(史诗)、传说、叙事长诗、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云南民族语言的多样性特征十分突出。民族语言的多样性从宏观的语言系属关系看,云南各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其中又分为藏缅、苗瑶、壮侗和盂—高棉等4个语族;回族、水族和满族3个民族已经通用汉语。即使是同一种民族语言,由于民族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历史居住格局,相互之间交通阻隔,形成差异颇大的方言;如云南彝族达数十个支系。另外由于云南不同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影响突出,一个民族往往使用多种民族语言,如基诺族、布朗族,德昂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傣浯或景颇语;怒族还普遍使用傈僳语。文字形态的多样性云南有14个民族使用了23种文字或拼音方案。纳西族东巴文经过发掘、整理和传习,至今在民族文化典籍的传承和旅游文化等方面具有使用价值,从而成为全世界惟一继续使用着的象形图画文字。以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彝文音节文字体系,据多方考证已有数千年历史,流传下上万卷的彝文文献。历史上的方块白文、方块壮文和方块瑶文,主要在借鉴汉字基础上增减笔画而形成,以此保留下的许多碑铭和民间书简傣族的贝叶文化19世纪中下叶,外国传教士进入云南后根据民族语音特点,借用拉丁字母所创制的景颇文、载瓦文、拉枯文、佤文、傈僳文,苗文、独龙文和纳西文等等拼音文字东巴文古籍东巴文字第二节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字语言的谱系分类云南各民族语言使用的特点云南民族的文字语言的谱系分类浯言学中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语言分为若干浯系,语系以下又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以下再分为若干语支。同一语支的语言关系最近,共同点最多;语支不同而语族相同的语言,关系比较远一些;语族不同而语系相同的语言,关系最远,但仍然有来源上和结构上的共同性:不同语系的语言,就没有共同来源云南各民族语言使用的特点语种多,分布广,差异大。云南各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分为藏缅、苗瑶、壮侗和孟—高棉等4个语族,其中属于藏缅语族的语言最多,有17个。在语言和民族的对应关系上,出现不一致的交叉现象。有的民族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如怒族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和独龙语4种语言。也有不同民族使用相同语言,如独龙族和怒族的贡山支系使用独龙语。有的语言在亲属关系上既有这一语群的特点,又有那一语群的特点,难以确定其系属。有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独立的语言,还是一种语言的方言难以确定。如景颇族的载瓦、勒期、浪莪、布拉4种话,有的学者认为是4种不同的语言,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很小,同属是载瓦语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