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潘家园街道创建国家安全社区工作报告潘家园街道创建国家安全社区工作报告潘家园街道概况潘家园街道位于朝阳区东南部,辖区面积和806家小门店商户。、41478户,其中:,,流动人口3万人。其特点是:(1)街道属城乡结合部,东邻南磨房乡,南与十八里店乡相邻,北接劲松街道,西临龙潭湖畔。老旧小区多,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社区基础较为薄弱。(2)人口密集,老幼残弱数量多,60岁以上老人20561人,学前儿童1522名,残疾人1586名(肢残788人、视力残疾162人、听力残疾139人、精神残疾277人、智力残疾196人、综合残疾24人),低保家庭436户。(3)农转居人员多,原有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人员素质两极分化较为突出。(4)居民文化需求大。尽管地区现有各种文体队伍73支、骨干3100余人,但居民要求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的愿望比较迫切。(5)文化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辖区有6所中小学校、5个幼儿园、6所医疗机构和8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6)交通便利。地区西临南二环、东临大望路,三环路从地区中心穿过,潘家园路、松榆北路、松榆南路、华威路、华威南路、武圣路、武圣东路、武圣南路和劲松南路等9条道路四通八达,辖区内有公交站点34个,居民出行较为方便。潘家园街道先后荣获首都文明社区、文明示范街道、环境整治示范街道、无违章建设街道、区交通安全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街道工作得到百姓的普遍认可。潘家园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自2005年1月起全面启动。按照创建国家安全社区的工作目标,以“人人享受健康,人人享受安全”为出发点,本着“安全、健康、文化、环境、和谐”的安全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提高地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安全、和谐氛围,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决战之年,街道深入开展平安奥运行动,努力营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为平安奥运做出了积极贡献,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所开展的安全社区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标准,潘家园街道成立了跨部门组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推进委员会,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委员会主任,成员由街道各职能科室、潘家园公安派出所、双井工商所、华威消防中队、劲松交通中队、地区医疗单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期间,领导班子虽进行过三次调整,但创建安全社区工作一直作为地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职责:1、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辩识及评价工作;2、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3、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开展和实施;4、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发动全员参与、实现全员受益,确保顺利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5、负责评审社区安全工作绩效;6、为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财、物及技术等资源保障。创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推进委员会在街道综治办设立了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计划。主要职责:组织并策划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各工作小组实施开展项目建设。根据搜集及分析的伤害数据,制定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组织宣传推广健康及安全理念;组织并策划在社区开展各项安全和伤害项目及活动。创建工作小组为较好地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推进委员会下设12个工作组,负责开展各项工作。小组设置及工作职责如下:——安全教育推广组由街道宣传科牵头,社区办、团委、妇联、工会等科室配合。主要职能:负责制定宣传工作实施细则,编制社区安全促进教育培训材料。在社区、学校、社会单位等场所,开展不同层次的全员安全促进培训和安全教育,在居民群众中间普及“安全、健康、文化”的社区理念,并做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社会稳定组由街道综治办牵头,潘家园公安派出所、劲松交通中队、司法所、矛盾调处中心、城管队等部门配合。主要职能:制定创建安全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相关计划方案,组织开展社会风险源调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行动,打击刑事犯罪,预防和减少各类刑事案件、维护社会秩序、整治交通秩序,防止发生恐怖事件,组织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化解矛盾,确保地区安全稳定。——消防安全组由街道防火委员会牵头,潘家园派出所、华威消防中队、城建科、劳动科、社区办等部门配合。主要职能: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