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危重病人常用评分系统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77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重病人常用评分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9/11/18 文件大小:7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重病人常用评分系统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重病人常用的评分系统从70年代起,为了解危重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需要一种客观的、简便而实用的、能评估病情并对预后做出预测的评估方法,由此产生了多种评分系统。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创伤评分系统(T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简化生理评分系统(SAPS)APACHE的发展过程1978年在美国健康治疗财政署()的资助下,由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Knaus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进行评分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努力和对2000份病例的研究,Knaus小组于1981年提出了APACHE原型(即APACHE-Ⅰ)。APACHE-Ⅰ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反映急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生理学评分(acutephysiologyscore,APS),它以能代表全身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的最常用的生理指标即“生命体征”和血液化验为基础;其二是患病前的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ronichealthscore,CHS)。APACHE-Ⅰ在推荐使用过程中,发现因参数多(34项),难以采集,临床使用不便,因此影响APACHE评分的准确性。APACHE-ⅡKnaus于1985年推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定量的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APACHE-Ⅲ1989年在APACHE-Ⅱ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改进,设计更为科学。APACHE-Ⅱ的发展及应用APACHE-Ⅱ由急性生理参数、慢性健康状况和年龄三部分组成。分值范围为0-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A项:即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共12项生理参数。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凡有引起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的慢性疾病,如行急诊手术或未手术治疗者加5分,择期手术治疗者加2分。APACHE-Ⅱ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APACHE-Ⅱ的结构和使用方法A项共12项,前11项由临床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液生化和血气分析指标构成,各项指标依据其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分别计为1~4分,正常为0分。第12项为GCS。对血液酸碱度的测定仍以动脉血pH值最好,如无血气分析则以静脉血HCO3-代替。如确定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则将Cr项的记分加倍。第12项为GCS,因GCS主要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其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正常(满分)为15分。而APACHE-Ⅱ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故以15减去GCS实际得分后再计入APS,以符合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情越重的原则。注意:12项参数必须全部获得,否则会产生误差!A项睁眼(E)语言(V)运动(M)自主睁眼4语言正常5遵嘱动作6语言刺激睁眼3语言混乱4疼痛定位5疼痛刺激睁眼2用词不恰当3疼痛刺激屈曲4不睁眼1声音无法理解2疼痛(异常)屈曲3无语言1疼痛伸展2疼痛无反应1Glasgow昏迷评分(GCS)非镇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