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广州市西关大屋街区形态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89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市西关大屋街区形态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9 文件大小:8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市西关大屋街区形态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市西关大屋街区形态研究摘要: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广州市,城市发展从未间断过。西关作为广州老城西门外地区,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广州特有的城市形态——西关大屋风貌区。本文试图从街道形式、土地利用形式、地块组合方式及地块肌理四个方面来分析归纳西关大屋的街区形态;同时阐述了西关文化对该地区“商包住”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西关大屋典型院落形式——“三边过”(三开间)的平面布局形式;最后指出西关大屋保护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应允许并鼓励原住居民参照历史文脉和周边环境来复制自己使用建筑的行为。关键词:广州市 西关大屋 街区形态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StudyonblockmorphologyofDistrictXiguanGrandHouseinCantonWANG WenqiAbstract:Canton,acitywithmorethan2200yearshistory,,apropoundculturalfoundationhasbeencontinuouslydepositedinDistrictXiguan,astheareaoutoftheOldWestGateintheancientcity,andaparticularurbanmorphology—thetownscapefeatureofDistrictXiguanGrandHouse,,land-useform,binationsandblocktexture,meanwhile,mercialquarter,andthetypicalcourtyardformofXiguanGrandHouse—three-,itputsforwardthatitisadynamicandsustainabledevelopingprocess,:Canton,XiguanGrandHouse,“西关”是指荔湾旧城区,即广州市西部城门外地区,早期为河涌、沟塘之地,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始形成城区,至清代才成为商贸住宅繁华地区,成为岭南建筑、商业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早期荔湾旧城区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下九路),到明代随着大观河的开凿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商业街圩,之后沿西濠和大观河逐步扩展为19个“甫”。至清代,荔湾纺织业发达,同时,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对外贸易,带动了商贸、饮食、居住的兴盛,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宝华、宝源、逢源、多宝一带住宅区逐步开发,其空间肌理整齐划一,建筑形式独特(西关大屋(图1)、竹筒屋(图2)、西式民宅等),荔湾逐步成为繁华的商业住宅区。,广州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列强入侵,广州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导致一些新的城市形态的出现,如:沙面,西关,东山及河南。西关大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毗邻荔湾湖,主要集中在逢源路、多宝街与宝华街附近,本文以逢源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东临龙津西路,南接多宝路,西邻逢源路,北靠宝源路。(图3)。从社会层面上看,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广州开始出现居住分层的现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阶层,如商人、官僚、华侨等,新的阶层的出现,促使新的城市街区的形成,而西关地区毗邻泮塘,环境优美,商贾多喜欢在此建造房屋,一方面有利于经商、居住;另一方面各大商贾也喜欢在此娱乐消遣。从经济层面上看,清代广州的商业经济中心逐步从原来城南濠泮街一带向西关方向迁移,西关地区相继出现怀远驿、十三行、十三夷等机构,西关的贸易空前繁荣,英、法两国在西关设立租界区后,先后开设国外银行、洋行及企业的分支机构,西关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