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通信电子电路.ppt

格式:ppt   大小:887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信电子电路.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19 文件大小:8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信电子电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信电子电路何丰主编重庆邮电学院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章绪论通信电子电路涉及到通信实现中电路实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为了充分理解这些电路的原理,我们先对远距离通信的相关背景情况进行介绍。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而实用通信系统的实现得依靠如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支持。第一:电信号与非电信息表达方式的转换指能将声音、文字、图象、数据等含有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电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的传感技术第二:保持信息不变的电信号处理指对电信号进行加密、交换等处理(含信号波形变换)的信号处理技术第三:保持信息不变的传送技术(课程重点)指能对电信号(或光信号)-1-,如无线通信的空间信号通路(手机——基站)有线信道是针对边界明显、空间范围相对较窄的信号传播通路,如有线通信用的架空明线、同轴电缆、视频电缆和波导管等实践证明:信号经信道传输后其强度会衰减。此外,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不同的信道只适宜于频率范围不同的信号传输。。常见的共存方式有“空分”、“频分”和“时分”三种其共同特点是:共存具有可实现性,以及共存信号的可提取性(或识别性)。所谓“空分”是指利用不同的空间来实现多路信号的实时传送和处理所谓“频分”“时分”是将实时传送和处理的信号通过压缩、突发和反压缩的方法,在同一空间、同一频段内采用不同时间间隔,即时隙,实现多路信号的实时传送和处理。显然,在无线信道的非封闭性和惟一性的制约下,无线信道中除了分属不同通信目标间的有用共存信号外;还共存有自然界自然产生的和人为设备产生的非通信信号,即无用信号(也称为干扰和噪声)。,不利于接收端识别和接受自己的目标信号,即有用信号。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分为:绕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传播传播距离比较:电离层>地面>直线无线电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