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劳动复杂度的数学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动复杂度的数学分析.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11/1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动复杂度的数学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劳动复杂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价值理论界,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尝试性研究,但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虽然,人们意识到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相当于加倍的简单劳动,但并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复杂劳动应该以什么原则折算成加倍的简单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但是,熟练劳动同样比非熟练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高强度劳动同样比低强度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然而,劳动复杂度、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基本因素各自以何种独特的方式来影响劳动价值密度呢?一、劳动复杂度的传统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1、纯观念上的差异。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异主要根源于人们头脑中某种观念上的差异,持不同社会观点的人会对劳动复杂程度提出不同的排列顺序。观念来自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人们既然能在某种观念上区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就必然存在某种客观原则,使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得以区分。2、培养费用上的差异。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异完全是由于培养教育费用上的差异,即培养一个复杂的劳动力要比培养一个简单的劳动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培养教育费用。然而,培养费用的提高是形成复杂劳动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复杂劳动的真实内涵。培养费用上的差异只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外部表现的差异,并不是两者本质上的差异。3、技能质量水平上的差异。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是按劳动技能质量水平的高低划分的。然而,到底什么是“技能质量水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度量或比较不同的“技能质量水平”?他们并没有阐述清楚。实际上,技能质量水平上的差异,只能反映出劳动者在进行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技术方面等外部特征上的差异,而不能准确反映劳动者内部所付出的劳动量上的差异。4、社会交往与交换或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倍比关系,取决于复杂劳动力与简单劳动力之间所存在的一般社会关系。然而,人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其价值关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价值关系本身。劳动力商品的交换所反映的复杂劳动力与简单劳动力之间的倍比价格关系,只是它们的倍比经济价值关系的市场表现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倍比价值关系本身。5、劳动对象上的差异。有人提出用劳动对象在其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的复杂度来区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他们认为劳动的复杂性取决于劳动对象(包括劳动手段、劳动工具)的复杂性,应该采用那些能够反映劳动对象在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复杂性的具体参数来描述。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三个问题:①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对象在其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的复杂性通常不具有“可通约性”,因而难以相互比较和统一度量;②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并不代表劳动行为的复杂性,前者代表劳动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某种自然属性,而后者则代表劳动者在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时,其行为所表现出的技术特性;③劳动行为的复杂性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劳动行为所引起的劳动者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前者代表劳动行为复杂性的外部表现形式,后者则代表劳动行为复杂性的内部反应形式。持这类观点的人还认为,脑力劳动的复杂度与它所处理的信息量密度成正比。事实上,信息量所反映的是脑力劳动对象的自然逻辑特性,而不能反映劳动者的内部反应特性。由此可见,劳动对象的复杂度与劳动行为的复杂度如同工作量与劳动量一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