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诗歌中的意象美.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诗歌中的意象美.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9/11/1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诗歌中的意象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诗歌中的意象美摘要: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若要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首先应从意象入手。诗歌在表意上常是跳跃的、概括的,“只言语千载、一叶示寒秋”的写法很常见。所以欣赏诗歌要透过蕴含丰富的意象去理解其真正的意义,透过这点滴的景语情语去领悟诗人所要表现的全部景象和情思。关键词:诗歌意象植物情感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可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毛泽东曾在与陈毅谈诗的信件中,多次讲到诗的形象,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没有形象的诗是枯燥乏味不生动的。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来喻心中的愁苦,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诗的形象也来自生活。相同的景、物,会因抒情主人公的经历、性格甚至特定时刻的特殊心境而染上不同的色彩,具有特殊意味。例如同是写燕子,刘禹锡《乌衣巷》中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燕子有眷恋旧巢的****性,故借此来表现时事变迁,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表达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几道《临江仙》中写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故词人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可见,把握诗歌的形象,对于鉴赏古诗词有很大帮助。诗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灵感倏忽而至,诗中形象往往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象。所有的物象都带上诗人特有的情感,具有特定意味,即所谓意象。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往往是植物。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由于“柳”“留”二字谐音,古时候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陆游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以“宫墙柳”暗喻唐婉,抒发了两人离别后再难相见,可望不可及的心理状态;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因见杨柳而想起当初丈夫分别时折柳的情景,怅想丈夫久去未归,而自己却青春渐消,顿生悔意。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从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梅花也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迎寒早开,美丽脱俗,常象征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梅花诗中,最著名的大概应数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