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教材简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本文脉络清晰,先介绍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接着讲了李四光玩耍时对怪石产生了疑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在写法上,本文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是文章的教学重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是文章的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及切入点】 1、课文中涉及到一些地质学知识,如:陨石、冰川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但不能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地质学知识的渗透上,偏离本文主旨。 2、理解课文时,可在学生课前对课文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本文可抓住三个主要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⑴“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⑵“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⑶“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他是怎么解开的?”【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是怎样的? 生:我想知道它奇怪在哪? 生:我想知道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怎么来的? 生:奇怪的大石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师: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李四光和这块大石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通过对课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养成一个勤问问题的好习惯。其实,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李四光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也能向李四光一样多问问题,多思考,所以不如从平时的一些小事做起,养成学生思考提问的习惯。二、整体感知播放课件,欣赏课文。对于文章中不懂的词句做简要交流。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师:有两个时间。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找到了答案。师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刚刚踏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再概括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做一些简短的提示,提示主要内容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有助于学生去概括课文,循序渐进!三、感受巨石 1、师: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请同学好好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