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新时期下的网络谣言与治理.doc.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时期下的网络谣言与治理.doc.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时期下的网络谣言与治理.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时期下的网络谣言与治理摘要:网民对于信息的判断力和辨别力是有限的。网络谣言的生存环境由网络谣言、信息接收者、网络媒体和政府自身构成。网络谣言的能量释放是剧烈的:一是危害政府权威,制造识别难题;二是异化话语权,扰乱社会生活;三是制造社会热点,提高社会风险。网络谣言的治理路径如下:进行民主架构,培育公共意识;提升媒体责任,增加证伪路径;促进行政管理创新,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联动机制,坚决执行并完善法律制度。关键词:生存环境;网络谣言;能量释放;治理路径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82-03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3年1月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1]。其中,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网民的增长动力来自低学历人群,%[2]。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领头羊”,正在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互动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民意的快速传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整个社会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的比重并不是网民当中的主体部分,是当下这个网络环境中的小众群体。广大网民对于信息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还是有限的,必然导致“信谣”和“传谣”的出现。网络在丰富和多元化传播路径的同时,为网络信息的失真和虚假信息的“发酵”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网络谣言应运而生,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网络谣言的生存环境我国当前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启动的特殊历史时期[3]。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全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谣言得以生存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必须通过每一个“信息流”的细致分析,才能够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以下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网络谣言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第一,网络谣言层面。谣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没有被证实的、不权威的信息[4]。“谣言在现时代幽灵般的无礼言行中以合情合理者身份出现,把谣言比作我们知道是根本不存在的神灵,突出了谣言的非物质性和不可捉摸性,在我们还没有分析清楚前,谣言就已经逃脱了分析”[5]。网络谣言包含事件发生的所有要素,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就具备了可信性。归结下来网络谣言有如下两点特质:一是自身的虚假性,背离事实的信息传播。信息在传播的过程当中的“碎片化”,个体关于事件的描述也不是全程的,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即便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虽然互联网的信息丰富和获取方式的便捷,但人们想随时随地获取真实、权威、全面的信息认识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6]。二是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任意性、数量庞大的网民使得网络传播有了爆炸性的效果,甚至只需短短的2个小时。有人总结了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谣言产生→2个小时后在互联网上爆发→传统媒体介入→引发谣言的第二次爆发→网络再次关注引发讨论→以传统媒体总结告终[7]。第二,信息接收者层面。网络谣言的主体信息接收者就是日益庞大的中国网民。根据科斯拉在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的谣言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谣言传播公式:R≈I(重要性)×A(模糊性)×L(限度)/C(批判)。认为如果批判地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谣言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反之,如果批判能力较差,缺乏对信息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则会为谣言传播大开方便之门[8]。这意味着信息接收者的认知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谣言的传播。对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不满、个人狭隘的认识和情感上的偏见,特别是涉富、涉权、涉官的谣言,网民的从众心理和对政府的偏见起到很大的主导作用,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专家和政府部门的辟谣持“否决”态度,倾向于小道消息,而不是官方消息。第三,网络媒体层面。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追求“眼球效应”[9]。经济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也有经济,具体体现也就是媒体经济。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吸引人气也就格外重要。网络媒体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了网络媒体得以豁免的“保护伞”。媒体偏向于第一时间抛出“重磅消息”,为了轰动效应不顾及其他,利用网络推波助澜,设定既定的信息基调,达到迎合信息接收者的喜好,突出放大网民偏好的心理需求,让信息明显失真。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等这些领域的新闻。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来不及对繁多的网络消息进行“把关”,网络媒体也先于政府获得事件的相关消息并立即发布,并与政府发布的消息相冲突,增加了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