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1/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二、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三、古埃及人把天空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星座的运动,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如日晷。日晷又叫“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平日晷和赤道日晷两种。五、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七、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八、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水钟”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十、单摆由摆绳、摆锤组成的,单摆具有等时性。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座钟、挂钟)。十一、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十二、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个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十五、垂体时钟工作原理(摆锤与齿轮操纵器工作方法)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我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