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文献综述张洋.doc

格式:doc   大小:14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献综述张洋.doc

上传人:taotao0a 2019/11/21 文件大小:1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献综述张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献综述-张洋————————————————————————————————作者:————————————————————————————————日期: 中国计量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张洋学号:1130771138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公管111论文题目:论城市标志性建筑存在的管理性问题指导教师:蒋楠教授二级学院:现代科技学院2014年3月10日文献综述概述2005年7月至8月,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北京将入选方案中选择并建成北京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同年11月,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官员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不以建造任何“标志性建筑”为目标,而希望把对人类未来深刻的思考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遗产”流传下来。这两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就是触及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的体现,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是判断一座城市的识别符号。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各自城市印象的代表和象征。近2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城市标志性建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无序的现状。最新、最高、最现代并非“标志性建筑”。那些真正的标志性建筑,是因为其作为特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而存在,与周围环境能够协调共生,并长久发挥着其效用。随着城市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城市标志性建筑必然面临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业界与社会人士之 间关于标志性建筑在建成使用前的意向与投入运营后实际感受之间的争议;另一方面则是决策者与收益者之间关于标志性建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合理地分配城市资源,以保障多数人空间上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分歧。同时,在标志性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特色的丧失、忽视历史传统及文化内涵,保护、更新和开发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标准性建筑实现过程中的盲目性等诸多问题。济南武岳庙的消失又体现了标志性历史建筑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经济和文物保护问题。 这些年,许多曾经的城市地标都成了“短命建筑”:2007年,西湖第一高楼被拆,设计寿命100年仅“存活”了13年;2009年,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但它仅“度过”了15个春秋;2010年,南昌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也仅13个年头。现在,公众对各地竞相“生长”的地标建筑都揪着一颗心,不仅心疼这一笔笔不菲的投资,也担心着它们的未来命运。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成为标志性的建筑?我们能否把城市规划指向更深层的整体文化与价值方面来呢?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及其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在此,本文将以典型事件为例,着重探讨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立与拆除问题,以便为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寄托,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对每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标志性建筑的建立和拆除涉及的现实背景、经济和文化发展因素、政府责任等问题研究,有利于理性认识和管理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对于这些,目前学术界都有了一些相关研究。(一)关于城市标志性建筑基本特征和意义的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等在《在历史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