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禹城概况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大禹治水之域,酿酒之乡,扒鸡之城,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周朝封为祝国,春秋战国时,改称祝阿,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禹城,1993年撤县设市。现辖8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83个社区(村),,耕地80万亩,。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中国功能糖城、中国食品馅料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市和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市、山东省生态经济十佳县市、山东省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市等6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2008年被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学工作联系点,2009年被确定为德州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地理位置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徒骇河中游。地理位置:东经116°22′11″—116°45′00″,北纬36°41′36″—37°12′13″,南北长58公里,东西宽33公里,。自东北部顺时针依次与临邑、齐河、茌平、高唐、平原五县接壤。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坡度1/8000—1/10000,属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质区。境内有主干河道20余条,徒骇河、赵牛河、赵牛新河、苇河等纵贯全市,,潘庄引黄总干渠境内全长36公里。该市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铁路、济邯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台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308国道、101省道、316省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太青客运专线铁路贯穿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为禹城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行政区划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省会济南的卫星城,属环渤海经济圈。市境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3公里,。现辖8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383个社区(村)。区号0534,邮编:251200。历史简况据旧志载:远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追念先王之恩德,将黄帝后裔分封到祝(现禹城、齐河、长清一带),名曰“祝国”,城址现长清县东北30里济南西郊的古城村。后郡称祝柯,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置县,改为祝柯县,县址依然。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称祝阿县,县址未搬迁。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县址由古城村迁至阿阳城(现禹城火车站杨城子)。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祝阿县改名禹城,县址依然。唐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为阻安史叛军,决黄河以阻,禹城被淹没,城址搬至迁善村(卧牛镇)。五代十国时沿唐制。金时属济南府。公元1130年(金天会八年),分治齐河县。元代禹城县属曹州。明、清时属济南府。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1913年属山东省德临道,次年改属东临道,1926年复属德临道,1928年起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1946年成立了“禹城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泺北行政专署。1950年隶属德州专署。1956年改属聊城专署。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1961年恢复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