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公路及其他专用道路相比)①城市道路网(主要指干路网)构成城市用地的基本骨架②城市路网功能多样,道路组成复杂③,、日照、采光城市景观市政工程管线的布置空间保证消防、: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4(2)城市主干路: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在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道路断面形式,如三幅路、四幅路,以减少机动车与非动车的相互干扰。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道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6(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4)支路:是以服务功能为主的,直接与两侧建筑物、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设计交通量以及道路所处的地形类别等来进行划分。见表4—28项目类别级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车道条数机动车宽(m)分隔带设置道路横断面形式快速路/80,60≥ⅠⅡⅢ60,5050,4040,30≥4≥42~~、二、三、四幅路一、二、三幅路一、二、三幅路次干路ⅠⅡⅢ50,4040,3030,202~42~~、二、三幅路一幅路一幅路支路ⅠⅡⅢ40,3030,~—(又称棋盘式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中、小城市。它划分的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上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老城区均是此结构形式。、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如在小范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交叉口不易处理,不利于建筑布置。因此此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大、特大城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