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师徒制带教流程构建 方子立.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师徒制带教流程构建 方子立.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9/11/26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师徒制带教流程构建 方子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技信息2012年第15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0引言传统的师徒制是建立在道德规范基础上的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具有封建色彩。而现代组织的师徒制,大多建立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上,以传授技能为主要目的,建立在半私人情感上的关系。这种模式能够使师傅将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和技巧结合徒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提高新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不断为各行各业经验与技能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师徒制面临的现实问题个人的知识结构除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知识外,还包含了大量零碎的、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其中不乏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绝活”。从现代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这种隐性知识的转移,面对面地交流、观察和模仿是最直接和最佳的途径。而师徒制模式是能够集面对面交流、观察和模仿体验于一体的最好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缺乏对航空维修隐性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显性知识由于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正式和规范的方式表达,是客观有形的知识。具体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而隐性知识是难以编码的、隐藏于人员或组织内部,也不能以客观的形式存储,主要体现为人员所涉及的专业经历、经验、专业诀窍、价值观、作风和信念等,以及组织所涉及的企业文化、组织惯例等。由于隐性知识的无形性及管理的复杂性特点,我国许多企业目前只是认识到本企业制度、文件、资料等显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对隐性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师徒制是对隐性知识进行转移的有效手段。其次,没有严格的师徒筛选制度在师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筛选环节缺失及其管理操作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大多企业和组织都是仅凭感觉直接指定,即使意识到需要对师傅进行筛选,但缺乏隐性知识测评,筛选无法找到理论依据。第三,基本上没有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带教流程及计划在师徒制实施中没有流程管理意识,也没有制度保证,带教随意性大。使师徒制流于形式,徒弟只是成为师傅的一个帮手。所以,有必要设计师徒制带教流程。2实施师徒制的组织支持根据师徒制模式转移隐性知识的机理,组织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该模式转移隐性知识的顺利进行。首先,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师徒制在组织的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它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在知识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要做好培训提升工作,防止师徒带教制度制定和完善后,在实施中缺乏相应的执行人员,使师徒制流于形式。其次,组织要注意师徒之间的遴选,进行合理搭配。如果师徒之间有共同的知识背景、信仰、兴趣和爱好,那么隐性知识的传递就会比较容易。第三,在师徒关系确立后,组织要强化各环节管理。组织要为师徒创造一个共同的知识创造平台和知识分享环境,如开座谈会、建立知识库、安排同一工作岗位等等;在师徒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部分师傅认为培训管理应该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不该由自己来开发培训课程和组织专业培训。组织需要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提高师傅传递隐性知识的积极性;组织还要用各种形式来鼓励徒弟学****隐性知识的积极性;组织建立师徒之间的约束机制,与他们签订合同,组织考核,对培训成果进行验收。,应根据员工的技能状况与岗位特点,分析师徒制培训的必要性,即哪类岗位,哪一个年龄段及哪一个技术水平上的员工,需要接受师徒制培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