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量元素肥料1、一、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形态与分布元素含量(mg/kg)形态主要分布硼2~100硼酯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锌25~150离子态生长点及嫩叶,~300离子态(菜豆)根>茎>叶;繁殖器官多锰20~100Mn2+及Mn2+-蛋白质茎叶铜5~25离子态根部>叶片>茎秆铁100~300离子态叶片氯340~1200 离子态茎叶 (~2%)2、铁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失调症: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3、硼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失调症: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4、锰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失调症: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5、铜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失调症: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 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6、锌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失调症: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7、钼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增强抗病力。失调症: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8、氯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活化剂及某些激素的组分;调节细胞渗透压和气孔运动;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固氮;减轻多种真菌性病害失调症:缺乏症:棕榈科植物(如椰子树、鱼尾葵 等)叶片出现失绿黄斑。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厚、脆性、易破碎。9、植物微量元素的诊断方法和指标(一)诊断方法:,,(二)化学诊断的丰缺指标: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级和评价指标作物的微量元素含量范围和判断指标10、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一、含量:多少顺序:Fe>Mn>Zn>B>Cu>Mo影响因素:成土母质、气候条件等二、形态与转化矿物态水溶态交换态(有效态)(吸附态)11、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①土壤pH值:偏酸:Fe、Mn、Zn、Cu、B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