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11/3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案例简介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为8%;%;%;1994年为11%;:%;%: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的增幅相差不太大。%;%。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4年竟达16000亿元。%,%。呈明显的膨胀。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大,导致赤字。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货币发行。理论分析本案例涉及到了通货膨胀的特点和其形成的原因。我国的通货膨胀特点是人民币的发行量大于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导致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总是同物价水平上涨联系在一起,尤其在1994年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1994年的通货膨胀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③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⑤预期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