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654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12/1 文件大小:6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修订说明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中主要增加和补充了GPS测量、RTK-DGPS测量、数字化测图、施工定位、机助制图、多波束测深和适航水深测量等内容,并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规范共分11章56节2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郭文伟2术语:郭文伟3平面控制测量:张铁军、郭文伟高程控制测量:张铁军、李素江、袁世中5地形测量:李金亮6水位控制测量:袁世中P17水深测量:郭文伟、张铁军8施工测量:李为荣、郭文伟9水文观测:李金亮、万大斌、唐友田10变形测量:李为荣、郭文伟11制图:冯立新、万大斌附录A:郭文伟附录B、C:张铁军附录D:万大斌附录E、F:袁世中附录G~H、附录J~M:郭文伟附录N:张铁军附录P~R:郭文伟附录S:万大斌附录T:张铁军附录u:万大斌附录V:冯立新、万大斌附录w:郭文伟本规范于2000年12月23日通过部审,2001年9月5日发布,2002年1月1日实施。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和本规范管理组,以便再修订时参考。P2目次1总则………………………………………………………(1)2术语………………………………………………………(2)3平面控制测量……………………………………………(5)………………………………………………(5)………………………………………………(6)…………………………………(8)……………………………………………(10)GPS测量………………………………………………(11)……………………………………………(14)4高程控制测量…………………………………………(19)………………………………………………(19)………………………………………………(20)…………………………………………(22)…………………………………………(24)5地形测量………………………………………………………(26)一般规定…………………………………………………(26)…………………………………………………(29)………………………………………(30)…………………………………………(30)……………………………………(33)6水位控制测量…………………………………………………(34)…………………………………………………(34)……………………………………………(35)………………………………………………(36)………………………………………(39)P1………………………………………(40)7水深测量………………………………………………………(42)………………………………………………(42)……………………………………………(43)……………………………………………………(44)……………………………………………………(47)………………………………………(49)…………………………………………(50)………………………………………………(51)8施工测量………………………………………………………(54)………………………………………………(54)…………………………………………(54)…………………………………………(56)………………………………………………(57)……………………………(57)……………………………………(59)…………………………………………(62)9水文观测………………………………………………………(63)………………………………………………(63)………………………………………………(63)…………………………………(64)、流向和流量观测………………………(65)…………………………………(67)………………………………………………(69)…………………………………………(7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