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重庆公租房政策实施和评价.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公租房政策实施和评价.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6/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公租房政策实施和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公租房政策实施和评价摘要:目前房价是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十多年来房价的暴涨让很多人增添了很重的负担。政府为了解决这问题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其中“公共租赁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控房价的作用。公共租赁房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调控政策也有其局限性。通过该政策的覆盖范围、对象及其限制因素展开分析。关键词:公共租赁房;减负;房价;重庆市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43-02公租房,全称公共租赁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产品。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公共租赁房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承租者能承受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公共租赁住房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法。就是这部分群体不属于低收入,但是他通过市场确实解决不了自己的住房困难。因此,政府提供给他们一定的帮助。过一段时间,当这部分群体有支付能力了,他们就离开公共租赁住房,到市场购买或承租住房。对于重庆市市民申请公租房的条件是这样的:凡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工作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均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房概念的提出,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夹心层”解决住房难,其更广泛的意义,则在于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这样的转变,其出发点是政府认可那些非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群体也需要政府的帮助,今天通过公共租赁房帮助“夹心层”解决住房难,明天或许将有更多帮助非低收入群体减负的政策出台,比如减税、就业帮扶等等。另外,公共租赁房能够真正完善起来,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继续攀升,让人们放弃急于买房的心理。购房的人少了,房价也会有所回落,这样就又能让一部分人住进自己的房子里。公共租赁房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本地中低收入家庭,还将惠及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些群体原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只能硬着头皮到市场上租房、买房。大规模地增加公共租赁房,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购房需求,减轻商品房供求压力,从而稳定房价。现阶段尽管建成规模还比较小,但可以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避免大量需求集中入市,为楼市调控争取时间。目前公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相应对策,包括户籍问题、居住面积、租金标准和监管审核难题等等。首先,户籍制度不完善。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众多的城市,多数新就业人员并非本地户籍人口。然而,受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所限,多数城市的公共租赁房仍然只保障本地户籍人口。例如北京,“北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还是有户籍门槛的。”程建华说,“现在北京有户籍人口1300万人,外来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有450万,以目前的建设规模,很难放开,资格认定也有困难。”能否突破户籍这道“门槛”,成为公共租赁房实现“全兼容”的一个难题。“由于目前公共租赁房资源不够,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新就业人员,保障的门槛还是比较高,房源布局也不够合理。”朱建文说,“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加快建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