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6/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摘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廉洁自律,力求从源头上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而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情况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从而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结论性评价。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的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政务公开的工作格局之中。受现行国家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审计评价体系欠规范、审计结果运用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诸多难点与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展,不利发挥审计效果。本文结合审计实践,就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难点(一)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当前,从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到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体系建设得到了推进,但仍落后于审计实践的发展,相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尚不完善,无法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提供制度保障,急需完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实务指南、评价标准等相关制度。(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把握不准《规定》第十七条明确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但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还是存在审计人员不清楚经济责任审计“审什么”的问题,少数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重点把握不准,同时也导致了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本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关联度不高,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对审计揭示问题应负责任的分析都将无从谈起,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三)审计评价体系欠规范,经济责任难确定由于缺乏比较权威、科学、通用、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作支撑,工作中随意性比较大,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审计界定比较模糊,审计评价比较笼统。有些审计人员甚至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混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所作出的评价往往背离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另外,虽然《规定》中对领导干部履行任期过程中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作出了界定,但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因素,在具体审计评价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四)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完善由于“先离后审”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于领导人员的评价、任用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另外,审计成果运用的落实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审计评价结论在组织部门对干部的任用发挥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利用审计成果进行责任追究的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监督的作用和结果运用的实际效果。而且,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和沟通,工作上的衔接程度不够,导致审计结果的覆盖面有限,资源没有充分共享,造成重复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