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唐代舞蹈研究.pdf.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代舞蹈研究.pdf.pdf

上传人:wuxwivg046 2016/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代舞蹈研究.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丽(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摘要:舞蹈在唐代己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具有了独立表演艺术品格而登上艺术舞台,被称之为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顶峰。唐代舞蹈继承前朝的舞蹈传统,富于创新,具有开朗明快、健康挺拔的基调,表演艺术水平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盛的唐帝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它内容丰富,创造了特有的舞蹈分类及舞蹈动作的某些术语,尤其重要的是,还创造了记录舞蹈的画图和文字谱,这是舞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唐代舞蹈也经历了由鼎盛至衰落的变化。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舞蹈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并凝聚着沉厚的历史内容及时代文化特征。关键词:唐代;乐舞;鼎盛与衰败;文化积淀;时代风貌中图分类号:17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288(2012)03—0033-04唐代舞蹈的繁荣背景以及对前朝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舞蹈,在唐代己经发展得很完善了。它的内容丰富,有宫廷的、民间的、宗教的、祭祀的。在艺术形式上,它己经有了按舞姿、技巧、风格的分类划分,如“健舞”、“软舞”等;也有了按表演形式的大小区分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大型群舞和用数百匹绸布装扮舞人的《字舞》。在动作和技巧方面,唐代舞蹈充分运用了人体的手袖、腰身、腾跳、旋转、使用道具等等***的表现手段。唐代的乐舞能够达到如此的辉煌,与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前朝舞蹈艺术的承袭分不开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乐舞文化也随之出现大交流,为隋唐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隋、唐两代继承和融合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舞蹈。唐代初期,军事强大,国家统一,政治隐定,统治者减轻民众的负担,努力使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繁荣。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前半期的“开元盛世”,唐帝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背景,为宫廷大型歌舞和民间歌舞等娱乐活动的开展,促进乐舞和舞蹈艺术的兴旺创造了有利、也是必然的条件。这是盛唐乐舞和盛唐舞蹈所以辉煌的原因之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是个开放的时代,此期间能广采博收所有的文化艺术并使之成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唐代盛世,实行开放的政策,艺术上继承了以前各朝代特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的宫廷“燕乐”,如七部乐、九部乐等宝贵遗产,这其中就包括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传人中原的乐舞文化。这些乐舞,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意识上,都为唐代乐舞和舞蹈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大量乐舞文化的输出,也使中原乐舞传播到了四方。在唐代,王公贵族、文臣武将、文人学士都以表演舞蹈为乐,以精于舞蹈为荣。唐代宫廷设置了各种专门的乐舞机构一一教坊、梨园、太常寺等,集中了大批专业歌舞艺人。养官伎、营伎和家伎之风很盛。这些专业艺人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进行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同时,大量民间艺人在广场、街头、酒肆献演歌舞,借以谋生。专业艺人和民间艺人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是推动唐代舞蹈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专业歌舞伎人社会地位卑收稿日期:2012-02-22作者简介:窦荣坛(1977一),男,山东临胸人,潍坊学院幼教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