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儿童读经教育的现代意义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读经教育的现代意义探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2/6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读经教育的现代意义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读经教育的现代意义探析范承艳青海省互助县第四中学重视读经现代教育被人们视作现代社会的一大支柱,但是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和“广度”(“大教育”)的同时,正在失去它应有的“深度”(“人得、人性的或人生的教育”)。这一方面与现代教育功能的急剧扩展有紧密关系,另一方面,现代教育逐渐演变成一个庞大的“加工厂”,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科学而高效的交给学/,“训练”“灌输”代替了陶冶。这些止是现代教育所缺失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的这种缺失给青少年的成长及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据福建某中学教师实际调查,78%的学生表示“有一点厌学情绪”,%的同学表示“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成为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城市青少年在暴力、不良嗜好(吸烟等)现象大量增加,在发达城市甚至触目惊心。屮学生由于心理障碍或情绪失控引发的自闭、自残、离家出走、***等行为,令人震惊 以上令人担忧的青少年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效果,更影响了青少年健康的成长,那么造成这些缺失的根源到底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有效的途径方式可以弥补现代教育的这种缺失呢?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时代,人们少了一份古代生活的宁静与恬淡,古代修身做人的正确的思想、精神、道德、观念、方法缺失了传输给青少年的途径和机会。由于功利化的心理,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成绩一好遮百丑成为许多人判断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而对学生的心理和闲惑关心较少。从屮国现代的以学科教学应试教育为主线的教育理论似乎很难找到根治的药方,那么真正的出路何在?七十年代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唯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中华文化由五千年不间断的智者智慧累计而成,博大精深,也许解决中国现代教育的弊端的办法就在这里。在此背景之下,重提读经具有重大的意义。读经的历史背景、断层与重兴所谓经,狭义的就是指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这些经典。广义的则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包括先秦诸子中的《老子》,《庄子》,佛教的《金刚金》、《坛经》、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以及《楚辞》、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读“,是”熟读“的意思。读经教育,就是通过聆听、诵读方式,将人类最高度的文化经典记忆在头脑中的教育方式。读经教育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教育的方法,其方法是”读“;第二层是教育的内容,其内容是”经典“。读经教育的概念也可以再加以延伸,即一切人文文化的教育都可以采用读经的方式进行。例如音乐教育可以用音乐读经的方式,就是聆听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当然以古典音乐为好,美术也有美术的读经,就是欣赏世界上最优秀的美术作品,包括书法、绘画等。儿童读经是一个现代的名词,但是在中国古代就有读经教育,以下仅就历代以来的读经教育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周期学校是为贵族设立的,教学的内容以经典为主,通过学****读书礼乐来达到教化的目的。汉朝独尊儒术,所以儒家的经典便成为当时学生必读书。魏晋南北朝时读经教育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儒、释、道三家的学术领域。唐代以学****周礼》、《礼仪》《左传》为主,并且要学****周易》《尚书》、《公羊》、《谷梁》等经典。宋元明清时理学兴盛,宋儒们认为读四书要比念五经更能体会圣人的意旨与“理”的经义,这样四书便取代了唐以前五经的地位。清朝帝王对朱子学的重视推动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