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措施及效果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措施及效果研究.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12/7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措施及效果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措施及效果研究摘要:机采井的系统效率是机采井能源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从抽油井供排关系方面分析了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用节能减速装置、电泵转抽等措施提高了机采井的系统效率,对油田开发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有杆泵系统效率沉没度泵效0引言我国油田常用的机械采油方式为有杆抽油、潜油电泵抽油和螺杆泵抽油等,在我国9万多口机采井中,有杆抽油井约占90%o因此,研究有杆抽油系统效率提高的方法,并大力推广配套节电产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于提高系统效率,节约电费开支具有重要意义。机采井的系统效率是机采井能源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对以机采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油田而言,实现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机采井的系统效率。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理论上限为49%,理论下限41%。通过应用节能减速装置、电泵转抽、参数优化,合理沉没度等措施提高了机采井的系统效率。对油田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影响机采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抽油机井能量传递分为地面和地下多个环节,以光杆悬绳器为界,、减速箱及皮带、、抽油杆、抽油泵、管往四部分,地面井下共八部分,抽油机井系统的功率损失分布于8个环节之中。孤岛采油厂孤四经营管理区重点从供排关系方面分析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由于油田构造的复杂性、地层的非均质性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往往不能准确地预测油井产能。有些油井受注采关系的影响,投产后能量下降很快;有些井注水见效,产能又有所回升。这些动态变化都造成了一些油井供排关系的不协调,出现高沉没度或供液不足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油井机采系统效率。,如果参数过低,会造成油井沉没度高、生产压差小、动液面上升,影响产液量,2012年对孤四经营管理区对15口沉没度超过400m的抽油井进行了测试,%,其中12口井采取了提液措施,%。因此,无论从挖潜增油还是从提高系统效率的角度讲,高沉没度井实施有效提液都很有必要。、泵径偏大、泵挂较浅或采油方式欠合理。油井供液不足生产时,沉没度相对较低,深井泵沉没压力过小,造成泵的充满系数过低,泵效降低。泵效的降低直接导致系统有效功率降低,参数过高导致系统能耗增加,这些都会降低油井系统效率。供液不足井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1)机型过大,部分井由于产量预测偏高或产量递减谏度快,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使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因为机型越大,其内部结构越大,相应的轴承损失、齿轮损失以及组件变形损失也越大。在低产量井上,产液量与机型不匹配,会造成过多能量浪费。(2)冲次过高,一些由于产量递减快,泵径小,或者是由于动力设备性能的限制不能满足下调要求,造成冲次过高。在相同液量及扬程条件下,冲次过高,系统能耗就会增加,因为冲次增高杆柱的摩擦载荷、振动载荷,设备的机械损耗都会增加,引起系统效率的降低。(3)油层埋藏深,深抽力度小,这些井表现为泵径大、泵深浅,造成供液不足,使油井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