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西方文论——象主义文论.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文论——象主义文论.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12/8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文论——象主义文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方文论——象主义文论————————————————————————————————作者:————————————————————————————————日期: 象征主义文论一、“象征”的由来象征主义的词根是象征(symbol),其希腊语意为“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两人各执其一,再见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惯代表”。因此,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都叫做“象征”。而文学中的象征主义的概念,则是指一种艺术表达的倾向或手段: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符号)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二、黑格尔论“象征型艺术”在象征型里,本来应该表现于形象的那种理念本身还是漫无边际的,未受定性的,所以它无法从具体现象中找到受到定性的形式,来完全恰当地表现出这种抽象的普遍的东西。这种不适合就使得理念越出它的外在形象,不能完全和形象融成一体。这种理念越出有限事物的形象就形成崇高的一般性格。在单纯的符号里,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在艺术里我们所理解的符号就不应这样与意义漠不相关,因为艺术的要义一般就在于意义与形象的联系和密切吻合。例如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但是既然是象征,它也就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因为从一方面看,内容意义和表示它们的形象在某一个特点上固然彼此协调;而从另一方面看,象征的形象还有完全与所象征的普遍意义毫不相干的一些其他性质……例如狮子除刚强以外,狐狸除狡猾之外,都还有其他性质……这番道理也适合于用来象征某种内容意义的事物。既是具体的事物,它们也具有许多用作象征的性质。例如刚强用狮子来象征固然顶好,但是用牛或牛角也未尝不可,而从牛那方面看,它也还有可以象征刚强以外的许多其它意义。至于用来标志神的形象更是无穷无尽的。从此可知,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三、波德莱尔的文论1857年6月25日,《恶之花》出版,立即遭到各方“正道”的围攻。最终,法庭判他300法郎罚款,并勒令删除6首“***诗”。此判决直至90年后(1949年5月31日)才由法国最高法院宣布撤销。(一)波德莱尔谈诗(文学)的本质:诗不能等于科学和道德,否则诗就会衰退和死亡,它不以真实为对象,它只以自身为目的。他曾讲过一个关于“画展”的故事,颇具讽刺色彩。他的结论是“在只应看到美的地方,我们的公众却只寻求真,这就是法国”。他进一步指出“诗表现的是更为真实的东西,即只在另一个世界才是充分真实的东西”。此观点亦可见诸《应和》一诗:大自然是座庙宇,有生命的柱子不时发出隐约的语声,人走过那里,穿越象征的森林,森林望着他,投以熟悉的眼神。如同悠长的回声远远地汇合,在一个幽暗深邃的统一体中,广阔得有如黑夜连接着光明——香味、颜色和声音交相呼应。有香味新鲜如儿童的肌肤,柔和犹如洞箫,翠绿犹如草场,——别的香味呢,***、浓郁而不可抵御。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如龙涎香、麝香、安息香和乳香那样,歌唱心灵和感官的热狂。(二)波德莱尔的“应和”论1、万事万物相互契合应和,互为象征。2、自然(外部)与人的心灵(内部)相互感应契合,达到物我一致,天人合一。3、揭示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关系——通感。这种生理—心理现象被波德莱尔当作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法国批评家让·波米耶指出波德莱尔的应和观念包括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一为横向,一为纵向。所谓“横向”是指一种感知和另一种感知在同一层面的水平应和关系。所谓“纵向”是指物质客体和观念主体、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在不同层面上的垂直应和关系。波德莱尔曾说:“我总是喜欢在可见的外部自然寻找例子和比喻来说明精神上的享受和印象”。意即通过自然进入神界,直面存在。波德莱尔认为“象征”不只是一种技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在《人工天堂》一文中写道:“在精神的这种神秘而临时的状态中,生活的深刻之处连同其各种问题在人们眼前最自然、最平凡的场景中完全显露出来”。这段话道出了构成“象征”的三个要素:象征物、被象征物和独特的感受方式(精神状态)。后者最为重要。有时,他把这种心灵状态说成是诗人特有的想象力:长久以来,我都认为诗人是最高的智者,拥有最杰出的智慧——并且认为想象力是一切才能中最科学的才能,因为只有它才懂锝普遍的相似性或某种神秘宗教所谓的应和。(三)波德莱尔论“恶”之美(“丑”之美)他在为《恶之花》订正版草拟的序言中说“什么是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他在《火箭》一文中进一步发挥说:“我发现了美,我自己的美的定义……忧郁乃是美的出色伴侣,我很难想象有什么美的典型没有不幸相伴随……男性美最完备的典型,类似密尔顿所描绘的撒旦”。除了不满反抗的内心冲动外,还有摆脱“影响的焦虑”,寻找新题材的原因。(参见圣勃夫为《恶之花》写的辩护书(参见圣勃夫为《恶之花》写的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