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支部管理制度党支部班子建设制度一、党支部委员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支委会由五人组成,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综治委员。二、支委会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组织的决策指示,贯彻执行支部大会的决议,组织好党员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党支部书记是支委会的主要负责人,要主持好日常工作,按期召开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政联席会,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协调党、政、工、团关系,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四、组织委员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五、综治委员负责抓全队职工的法制教育、民事纠纷,配合矿公安机关搞好治安保卫工作。六、支部班子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团结协调,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本单位重大问题。党员包保制度为进一步开展好“六好支部”的创建活动,落实好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矿安全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制定包保制度如下:1、党员要带头遵章作业,按岗位作业,查隐患、堵漏洞,为安全生产排忧艰难,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2、党员要做好包保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包保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矿为家,爱岗敬业。3、党员要对包保对象经常性地开展谈心与家访活动,掌握包保对象的思想动态,促进其遵章作业。4、如果党员包保对象违章或有其他违纪行为,党员与包保对象一同受罚,并在党员考核中扣除该党员考核分5-10分。支部委员会管理制度一、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要有明确的议题。二、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上级党委要求,结合本队实际,总结工作,讨论决策,搞好支部工作安排或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不得搞一言堂,要理顺各级关系。三、工作出发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利益,有事同群众商量,任何人不得凌驾于群众之上。四、会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反映实际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五、会议期间,各委员要把自己所分管的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经支委会讨论决定。六、支委会成员必须保守会议秘密,形成的决定在没有公布之前,不得泄漏、外传,会议形成的决议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并在下次支委会上做出汇报。集体研究决策制度党支部集体研究决策制度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一般在每月的月初召开,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党小组集体研究决策主要有以下内容:(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2)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坚持党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通过组织研究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换意见,沟通思想,互相帮助。纠正缺点、错误,消除工作和思想的分歧,增进团结,加强自身建设和战斗力。小组成员必须参加集体研究会议,不允许无故不参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政中心工作。论研究职工的思想状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讨论研究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总结上一个月的工作,对下月的工作制定计划。党支部决议制度一、党支部议事的形式为支部大会和支委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凡属党支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支委会应提出初步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二、支部大会由全体党员参加,支委会由支部成员参加。在讨论和研究工作时,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三、支部大会、支委会在召开前,应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议事内容等通知与会人员。四、参加会议人员都能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对所议事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决定重要问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行表决,获得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才能有效。对于重要议题发生争执,经过讨论还不能统一认识的问题,应暂缓作出决议或决定,会后进一步酝酿,在取得基本一致后,再讨论表决,必要时,可报告上级党组织。五、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党员个人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在没有重新决定作出新的决议的情况下,必须无条件按照决议坚决执行。六、每个党员都要积极支持和尊重支部书记的工作,接受支部书记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应按照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七、支部书记对决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承担责任,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党小组会议制度1、党小组会议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各组长必须提前通知小组成员,会议内容要与支部书记商定。2、会议要对会议内容解决的问题提前通知到各成员,并将参加会议人员情况详细记录在案,逐月向支部汇报工作情况。3、会议要围绕中心工作,学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