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物理实验教案实验名称:三线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1实验目的1)掌握水平调节与时间测量方法;2)掌握三线摆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3)掌握利用公式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简谐振动:通过平衡位置的瞬时角速度的大小为:;所以有:根据图1可以得到:从图2可以看到:根据余弦定律可得所以有:整理后可得:;摆角很小时有:所以:整理得:;又因,所以:若其上放置圆环,并且使其转轴与悬盘中心重合,重新测出摆动周期为T1和H1则:待测物的转动惯量为:I=I1-:)用卡尺分别测定三线摆上下盘悬挂点间的距离a、b(三个边各测一次再平均);2)调节三线摆底坐前两脚螺丝使上盘水平3)调节三线摆悬线使悬盘到上盘之间的距离H大约50cm左右,并调节悬盘水平;4)用米尺测定悬盘到上盘三线接点的距离H;5)让悬盘静止后轻拨上盘使悬盘作小角度摆动(注意观察其摆幅是否小于10度,摆动是否稳定不摇晃。);6)用计数器测定50个摆动周期摆动的时间t;7)把待测圆环置于悬盘上(圆环中心必须与悬盘中心重合)再测定悬盘到三线与上盘接点间的距离H1,重复步骤5、6。2、公式法测定圆环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用卡尺分别测定圆环的内径和外径,根据表中圆环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确定其转动惯量测定结果。(圆环质量见标称值)5实验教学组织及教学要求1)检查学生的预习实验报告,同时给学生一定时间观察器材,并注意和以前学过的实验做比较。2)讲解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同时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的理解。3)随时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时指导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4)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情况。6实验教学的重点及难点1)重点:1)三线摆水平的调节(上盘、悬盘的水平调节)。2)掌握利用三线摆仪器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数据处理方法。2)难点:1)三线摆水平的调节(上盘、悬盘的水平调节)。2)数据处理有几种方法。7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仪器没有调水平。2)摆动周期的摆动时间偏大。8实验参考数据表一三线摆法项目123456平均值a(cm)(cm)(cm)(s)(cm)(s)(cm)(cm)=301g;M=543g实验结果检查方法检查游标卡尺的读数是否正确。检查各测量值是否符合要求。10课堂实验预习检查题目1)三线摆法主要公式。2)三线摆装置上下盘调节有哪些要求。3)讨论两种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的特点并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何种方法较精确。4)三线摆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实验中,摆动时摆幅不可过大,若摆幅过大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5)分析三线摆法测定转动惯量的测量误差,说明各物理量的测量误差对其的影响情况,你有何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改进方法。大学物理实验教案实验名称: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1目的1)熟悉扭摆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扭摆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和弹簧的扭转常数,并通过理论公式推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3)验证转动惯量与距离平方的关系。2仪器扭摆、转动惯量测试仪、游标卡尺、,在扭摆的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根据胡克定律有:M=-KΘ(1)根据转动定律有:M=Ιβ(2)令ω2=K/I,忽略轴承的摩擦阻力矩,由(1)、(2)得: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此方程的解为:式中,A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为初相位角,ω为角速度,此谐振动的周期为:(3)由(3)式得:可见只要知道弹簧扭转常数,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便可确定物体的转动惯量I。,再用扭摆测出载物盘的摆动周期T1,再把圆柱体放到载物盘上,测出此时的摆动周期T2,分别代入(4)式,整理得:(5)其中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