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八极拳内功五法.doc.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极拳内功五法.doc.doc

上传人:changdan5609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极拳内功五法.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极拳内功五法一、八极拳内功的源流与发展八极拳自创立门户开始,遵循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要寸接寸拿寸出入;四要自由架式懒龙卧;五要五行周身合(筋骨皮肉合);六要五脏气攻到(肝心脾肺肾)这六条宗旨。旨在内外兼修。八极拳法不仅讲究技击之术的兴武之道,而且讲究健身、防病、治病的养生之道。根据八极拳历代宗师的传授,结合中医学,笔者归纳整理了"八极拳内功五法"。八极拳内功五法,是根据"易"哲学思想总结创作的动静桩功。什么是易哲学呢?自然界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等相对的现象,以此产生它们之间相对的性质,这种相对的性质十分抽象。这种抽象性就是"易"哲学的起源,《系辞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学区别这种相对的性质,一个为积极的,一个为消极的,名曰"阴"、"阳"。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之初,太极因为大到极点,就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太极了,就会出现分化,故阴阳分离,形成了天与地,阴阳分,则两仪成。现代科学称阳为正,阴为负,用"+、-"来表示。《系辞传》中又说:"生生之谓易","生生"就是变化。还有句古名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个"生"字,一个"逝"字,说明"易"就是变,就是动。古人将生生不已的力,用符号"-"代表,叠起来成个"≡"卦,名曰"乾",将阴的逝者如斯夫的力,用符号"--"代表,叠起来成个"≡≡"卦,名曰"坤"。宇宙间所有动的原理皆包尽方生方逝,非逝不生,非生不逝。何为八极拳?正所谓"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太极变化能识未来之事,八极变化有扶弱敌强之能。八极拳的母系套路一八极小架,采用了"易"学的哲理讲解分析,八极拳谱中说:"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内批四朗宽拳一套。冲天炮、闭地肘、合手者六合也,批六大开拳一套,六合枪六合刀也。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八极小架****惯称为"蹲架子",即"两仪顶"。两仪顶是八极拳变化的母系,是区别其他中国武术流派的典型动作之一,具有很强"易"学原理。两仪顶的变化动作,如:冲天炮、闭地肘、大缠、小缠、跪膝、胯打等,将这些动作组和起来,就组成了发力暴烈的八极拳。因此,八极拳单打这个套路是由"两仪顶"变化而组成的,四象变化又组成了四朗宽。然而这些变化均来自"易"之哲学。两仪顶,集中囊括了八极拳的基本功和基础哲学理论。八极拳入门,开始练****的基本功是两仪顶,两仪顶练****对于八极拳练****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仪是八极拳内功、静桩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还须配有"悬肢贯指功","八极五行功"、"八极行气功"、"顺逆呼吸功"等。二、八极拳内功五法及原理分析第一功:两仪站桩功两仪是阴、阳之首,谓之乾、坤、天、地|、父、母,两仪站桩功就是八极架子之母系的"两仪顶"。动作说明:1、站呈马步。-3倍,体下蹲,大腿与小腿夹角1050左右。两足平行,足尖稍内扣。2、右(或左)手握开口拳,劳宫穴向上,曲前肘,置于胸上方,腮下处。左(或右)手握开口拳,劳宫穴向下,曲肘挎于胸部乳下方侧处。如图1、2内力分部说明:1、全身分力图:双足各5/10,头提顶4/10,身下坠6/10,前肘4/10,后肘6/10,如图32、双手腕部向内扣,与大、小臂变曲处、肩部三点撑园,双肩与背的延伸线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