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青州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州简介.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2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州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上的海岱明珠——青州“青州”二字,富有多种内涵。今人所言“青州”,自是指现今青州市。“古青州”,则指九州之一的青州,或清朝之前历代青州。古青州又随时代不同,内容亦不相同,即行政建制,地域疆界,均有歧出。古九州  距今四千多年前,华夏先民尚以部落形式,群居于各地之时,中原大地突发特大洪涝灾害,先民面临生死抉择。禹带人以疏导之法,制服了水患,解救了灾民。于是,各个部落便视大禹为英雄,纷纷归依而来。类似大一统的天下格局,遂于中华土地上初次呈现。 由此开始的这四百年历史,后人称之为“夏”。大禹由部落首领,变为中国领袖之后,遂将全国疆域作出划分。“九”在彼时,为最高最大之意。大禹便分天下为九州。最东边一州,大禹依据五行学说——东方属木,木为青——便命名为:“青州”。 具体地域为“海岱惟青州”——即海岱者青州——东海至泰山之间这片土地,便是青州。故有“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之说。当时,先民于青州土地上,以木耒、石铲耕地,以石刀、蚌镰收割庄稼。居山区者,则以弓箭狩猎;居水边者,则结网渔捕。陶器已经开始制作使用。原始文字与雕刻、舞蹈、音乐等文化现象,亦即现出曙光。商代,青州先民已经熟练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与原始瓷烧制技术。刻于龟甲、兽骨、青铜器上的文字,已经趋于成熟。住宅与道路建设,亦初具规模。器物装饰、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婚嫁仪式等,文化含量逐步提高。当时,居于今青州一带的先民,为亚丑部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于苏埠屯发掘出亚丑王墓葬。内有殉葬的马匹、车马器、各类铜器,尚有四十八个奴隶。这既是当日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又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的残酷事实。但后人可以由车马器,审视其交通业;由酒器考察其酿酒业;由兵器了解其政治军事;由铜器铭文,研究其文化……诸如此类,均已达到空前高度。周代,为奴隶社会鼎盛时期。今青州属于吕尚封地——齐国。因青州拥有良田沃土,农田耕作即成为青州人的主业。青铜器与陶器中的生活用具,变得器型丰富,形制精美。陶器的施釉技术显著提高,而被称为“原始青瓷”。纺织业进步极大,染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建筑业成就巨大,瓦的使用,为建筑历史谱写出新一页。由于文化的发展与相对普及,人的素质有所提高。奴隶的人身自由,大有扩展。人殉由减少而趋于灭迹。青州与全国一起,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春秋战国时代,青州仍属齐国。齐国的经济、文化,曾于中原诸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青州既是齐国中心地带,又属都城临淄之东邻。都城所需的农副产品及手工业产品,需要青州大量提供,从而带动了青州经济迅速发展。 此间,人口密度增长加快。铁器牛耕已在青州推广应用,生产效果随即大为改观。土农工商出现分工。物质产品流通畅顺。礼仪、哲学、文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音乐、舞蹈、绘画等文化内容,日益丰富。青州境内的稷山,亦建有稷下学宫。齐国学士于此聚会治学。其自由的学风,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富有哲理的思辨精神,对后世均有极大影响。齐国的历代君主及重臣名士,如齐桓公、齐景公、齐威王、齐宣公、齐襄公、冯驩、孟尝君等,由于对青州由衷向往,均将自己身后的墓葬,选择于青州。(这就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呵呵~~) 青州的社会影响,即于此时,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秦代将全国划为三十六郡。今青州属于临淄郡。汉朝建立之后,虽沿用秦时郡县制,却又增加刺史部一层机构。令十三刺史部,分控百余郡县。青州刺史部遂告诞生。汉代之前,今青州一带,只有村落,没有城池。刘邦朝廷便于今市境内,设立广县,并营建广县城。地址在今市境西南一公里处,即瀑水涧与南阳河之间。以天然水道,作护城之河。城南为驼山北麓,城北为瀑水涧与南阳河汇流之处。广县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地理位置堪为优越。后人遂称广县城为青州城。 西汉采用休养生息政策,致力恢复社会经济。青州纺织工艺,于此又获提高。织机出现,工作效率成倍增长。提花与印花技术业已推广,纺织品质量产生飞跃。釉陶制造工艺,登上历史舞台,遂将陶瓷制造推向新阶段。冶铁技术进一步完善。以铁器制作各类农具、手工业生产工具、兵器、人们日常生活用具等,价廉而耐用,因成铁器革命。商品经济遂日见繁荣。当时,临淄已成齐鲁地区经济中心,每日商业税收一千金(合一千万钱)。其富庶繁荣可与长安媲美。与临淄一水之隔,且有历史渊源的青州,亦在临淄经济圈内,与之同领风云。 随经济发展,青州文化,亦于此时开始展现地域风采。东汉(公元25——公元220)东汉时,青州刺史部的疆域,仍沿用西汉模式,惟东边有所扩大。从今海阳至今青岛一带沿海地域,西汉时属徐州刺史部,东汉即划归青州刺史部。东汉期间,青州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自西汉开始的推行早婚,奖励生育政策,至东汉初年,已大见成效。青州一带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汉书》曾记载一次蝗灾,“蝗自东方来,蜚蔽天……流民入关者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