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忆江南白居易填词.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忆江南白居易填词.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12/17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忆江南白居易填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忆江南白居易填词第一篇:《《忆江南》赏析(白居易)》忆江南(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白居易填词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填词(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一生以迁江州司马分为前后两期。早期仕途上一帆风顺,二十五岁中进士,为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政治态度积极,屡次上书指摘时弊,以至激怒权贵,遂于唐宪宗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此后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后期态度较为消极。在文学上,乐天是唐朝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他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主张忆江南白居易填词“文章合忆江南白居易填词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最工于诗,诗风通俗平易,妪幼皆解。中唐渐盛倚声填词之风,这与白居易、刘禹锡极力倡导分不开,他们向民间学****添了不少“忆江南”、“竹枝词”等,语言通俗平易,风格清新隽丽。著有《白氏长庆集》,词作今存二十六首,见《尊前集》【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原名“望江南”,自从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改名为“忆江南。此外又名“梦江南”、“”望江梅、“”谢秋娘、“春去也”。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平韵。本此为单调。②.谙:熟悉③.桂子:桂花。语出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赏析】《以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第一首,是追忆、赞颂江南春日美景。以“江南好”开头,总领全词,是对江南美景脱口而出的直颂。“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江南美景虽然不在眼前,但却是极为熟悉的。这里包含着无限怀念之情。诗人为什么对江南极为熟悉,极为怀念呢?早在少年时期曾因避李希烈、朱泚的藩镇之乱,随家迁居江南,十四岁时常旅居苏、杭二州,居江南达六年。登进士第后,又一度再游江南。五十一岁至五十三岁作者又赴苏、杭二州为刺史,前后留居江南有十年之久,因此“风景旧曾谙”一句是有丰厚的生活作为基础的,也是极为深情的。作者对江南是这样熟悉,这样怀有深情,那么,在“忆”江南的下面集中的写了什么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诗人追忆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体形象的描绘。这两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辉映,光彩夺目;江边带着晨露的红花是那样鲜艳,这时朝阳把光辉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红胜火”了。此时,你看,红日、红花互相辉映,多么艳丽!更何况还有那碧绿清澈的江水作衬托呢。诗人用这样鲜明艳丽的色彩来描绘江南春色,多么柔美、清新、迷人啊。“日出”、“春来”在上下句中是互文的,上句包含着“春”,下句暗含着“日”,这样整个画面不仅美,而且由于“日出”、“春来”这两个主谓词语的使用,渲染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春日的蓬蓬勃勃,美景的引人入胜,使诗人不由地迸出了“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热烈赞颂作为结语。此处是以反诘句式点出“忆江南”的主题。第二首,是追忆杭州秋夜奇景。以“江南忆”开头,和第一首结句的“能不忆江南”紧相呼应。把“忆”字放在“江南”之后,表示着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