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9/12/18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一、病原猪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疾病。人类也有感染本病。本病主要是以消化机能失调、水肿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病后消瘦、生长缓慢,常造成很大损失。姜片吸虫的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姜片,故俗称姜片吸虫。成虫虫体呈肉红色,背面稍隆起,腹面扁平,呈长卵圆形,头狭尾宽而圆。,尤以腹吸盘周围数量较多。该虫为雌雄同体,有2个皋丸,前后排列,星珊瑚状分枝,占虫体后面大半部。雄茎囊呈长管状。卵巢呈树枝状,位于睾丸前方,偏右侧。子宫弯曲在虫体前半部,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内含虫卵。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体大小相差很大,长20~75毫米,宽8~20毫米,厚2~3毫米。虫卵呈卵圆形,两端钝圆,淡黄褐色。卵盖不明显,卵黄细胞均匀地分布在卵壳内。虫卵长130~140微米,宽80~85微米,胚细胞常靠近在卵盖的一端或稍偏向一边。姜片吸血的发育史可分为成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及囊蚴等几个阶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26~30℃)和阳光作用下,发育为毛蚴。毛蚴破卵盖而出,数小时内(l~2小时内钻入螺体的能力最强-以后减弱)必须钻入中间宿主扁卷螺体内。在进入扁卷螺体内时,毛蚴就变为胞蚴,以后发育为母雷蚴、子雷蚴,最终成为尾蚴钻出扁卷螺,这一过程约30天左右。尾蚴似蝌蚪样在水中运动-用口、腹吸盘附着在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多根浮萍、水浮莲等)上面,最后形成囊蚴。℃的湿润环境中保持活力1年。囊蚴随水生植物被猪(终宿主)吞食后,因有坚硬的包囊可以经过胃而到达小肠。在小肠中,,凭吸盘固定在小肠上,并能移动。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发育成长,经1~3个月的时间发育为成虫。姜片吸虫主要寄生在猪的小肠中,通过粪便将虫卵散播到外界,经过中间宿主一~一扁卷螺发育为尾蚴,最终进入宿主体内。因此,姜片吸虫在一个地区流行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有病原体,在流行地区通过猪和人的粪便散播虫卵,造成流行。②有中间宿主,扁卷螺适生的环境,如水田、池塘周围,常发病较高。③以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喂猪(或人生吃这些植物)易造成发病。猪姜片吸虫对幼猪的感染率高于成年猪。姜片吸虫的吸盘强大而有力,紧紧吸住肠粘膜,并以虫体的前端埋入肠壁。在吸着部位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粘膜发炎、粘膜脱落,严重时微血管破裂、出血,或肠脓肿;虫体大时,还可堵塞肠道,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而死亡。虫体寄生吸取大量养料,造成病畜生长迟缓、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虫体的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使动物发生贫血、水肿,嗜伊红白细胞增多、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抵抗力大大降低。二、临床症状轻度寄生时,患畜食欲不振,有轻度的消化道症状。较多寄生时,具有弥漫性出血点和坏死病变。患病猪表现精神不佳、被毛粗糙、低头拱背、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发育不良、贫血、消瘦。三、实验室检查猪、犬旋毛虫大多在宰后肉检中发现,检查方法为采两侧膈肌角各一小块,重30~50克,先撕去肌膜用肉眼观察,是否有细小的白点;然后在肉样上顺肌纤维方向剪取24块小肉片(约麦粒大)摊平在载玻片上,排成两行,用另一载玻片压上,两端用橡皮筋缚紧,在低倍(40~50倍)显微镜下顺序进行检查,以发现包囊和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