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近代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史论文.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2/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林则徐的经世致用岳麓书院2012级历史(1)班李航学号201232010108摘要: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抵粤还不到三个月时,就在虎门开始为期23天的销烟工作,这一次销烟一共销毁了237万多斤鸦片,成为清朝禁烟运动的顶点,林则徐其人其事得到了当时以及后来许多人的赞誉,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所作所为,范文澜说:“林则徐是清朝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是一个传统的中古知识分子,他的禁烟工作为什么和前面的人不一样,是如此彻底和坚决?本文大致回顾了林则徐在禁烟前和禁烟期间的事迹,最后得出林则徐一直恪守经世致用原则办事的结论,并对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禁烟活动进行了简单评价。关键词:林则徐经世致用禁烟评价正文: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林则徐在读书学****方面,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勤勉好学,但他倡导经世致用。1798,十四岁,考中秀才。林则徐在参加县试时时文《仁亲以为宝》中的“表里河山,天下有失而复得之国;墓门拱木,自古无死而复生之亲”和“君臣之和本人为,自古原无独私之国;父子之情本天性,天下更无可代之心”等语都被时人誉为名句。一篇应试八股能够收到这样的反响,说明林则徐治学勤奋,明识大体;勤学思敏、博闻强识的文人在那个时候并不少见。十四岁到二十岁,林则徐在鳌峰书院(旧址在今鳌峰坊)读书求学。这一段求学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当时的山长郑光策是一位讲究气节、注重经世有用之学的学者,喜读“经世有用之书”,除《通鑑》、《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李纲、真德秀,以及明清间著名学者顾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读精思。林则徐受到了郑的严格教导,吸取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养料;1807年,林则徐入闽抚张师诚幕,司笔札,得到张的赏识和帮助,并且获知了不少历史掌故和有关兵、刑、礼、乐等方面的知识,金安清《林文忠公传》:张兰渚中丞抚闽,招入幕府。张为乾隆枢直旧臣,精吏治。公相从四、五年,尽识先朝掌故及兵、刑诸大政,益以经世自励;1811年,林则徐第三次参加会试,最后中举,入庶常馆,在京****清书;1814年四月,林被派充国史馆协修。从庶常馆到国史馆,林则徐对于自己中举之后的生活感到无聊。他在给昔日慕师张师诚的信中写到:“则徐虽远隔绛帷,然无日不以老夫子之所厚期者三复铭心,以求无负……辰下滥厕清华,弱鸟高巢,恐非终据。……兹事(按:指学清文事)已起炉灶,工既什佰,费更浩繁****此者无不畏难,而则徐尤多棘手……以钝根人学新样枝,其势定难见功,将来散馆一关,深堪惴惴……则徐滞迹都中,诚有不能奋飞之憾。”(林则徐:《馆选致张兰渚中丞白柬启》嘉庆十六年于北京,转引自杨国桢:《林则徐传》)。从中可以看出,林则徐尽管认真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不喜欢成天呆在屋檐底下而身怀“不能奋飞之撼”。林则徐怀有经世致用思想,希望能够办实事,立功劳。1816年,林则徐有机会在翰林院清秘堂办事,接触了内阁秘藏的有关典册,丰富了对政事、典制等方面的知识,他所撰的《畿辅水利议》的资料搜集工作可能就开始于此时。他充分利用了条件丰富自己的实用思想。林则徐结束上述生活、实践自己的经世致用的过程是以充任江西、云南考官为开始的。1816年八月初一,林到达南昌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对待工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