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汇报.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12/24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汇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汇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汇报篇一: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5″~105°01′36″,北纬24°30′39″~24°35′57″。。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频繁,沟的行洪安全和下游农田水利灌溉,也造成了下游群众人畜饮水困难,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小流域的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及自治区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已被批准为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试点工程的项目县。根据珠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开展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的通知>,我县按照有关要求,河小流域作为其中试点小流域,并从二OO三年六月开始组织设计人员对小流域进行了外业调查,并根据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小流域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特性表(表中漏项:工程防御洪水标准及造林保存率。),距县城6km,东经105°06′25″~105°01′36″,北纬24°30′39″~24°35′57″。,,河和花贡河交汇处,海拔高程722m,平均海拔900m,相对高差1000m。(1)小流域为窄长的河谷地貌,冲沟较发育,山坡表层为坡残积粉质粘土夹碎石,土质一般较密实,厚度1~。覆盖层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下统下组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基性侵入辉绿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砂岩未风化时为深灰色,岩石较完整,岩质坚硬;风化岩石为黄灰色、黄褐色、灰褐色,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辉绿岩为黄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山坡较陡部分,局部由于覆盖层较松散,山坡树木稀疏,植被破坏严重,冲沟在雨季受冲刷厉害,常冲刷大量泥砂砾石和树木淤积河床,在土质松散,山坡较陡地段,雨季时常有塌滑流入河内,因此,河淤积较为严重,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此部分没必要叙述)(2)地形地貌小流域地貌为狭长河谷地貌,地形呈北西高,东南低,山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海拔高程为722m~,相对高差为300~700米,属中低山区,山坡主要以剥蚀、冲蚀切割为主,山间冲沟比较发育。山坡自然坡角为15°~50°之间,局部较缓。,其中坡度5°,占总面积1%;坡度5°~15°,%;坡度15°~25°,%;坡度25°~35°,%;坡度35°,%。、页岩、砾岩的风化物(成土母质与岩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都是酸性或强酸性反映,含盐量不高。其机械成分伴随岩石的种类而异,如页岩风化多为粉砂及粘粒,属粘质土,一般肥力较好,土层较深厚;砂岩、砾岩风化物含有大量碳酸盐类和二氧化碳等混合物,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容易溶蚀风化。,主要由森林、灌丛、草类构成,以松、杉、常绿阔叶林、灌木、草类为主,小流域内现有森林面积469hm2,%,%。河下游原古植被多遭破坏,但仍有次生灌丛所占,中上游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垦殖严重,加上农村生活能源柴草消耗量多,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些地方已成光山秃岭,有些只有少量疏残林和稀疏灌丛杂草植被,易形成暴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1)温度、小流域内无水文站,利用流域附近6公里处的西林县气象站水文资料,℃,℃,平均最低气温15℃,℃(1969年5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1975年12月30日),,,风向正E,风力6级(1977年11月3日)出现。小流域地表水和土壤水的基本来源,也是地下水的重要补充。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9mm,最大年降雨量1651mm(1971年),最小年降雨量739mm(1960年)。流域年内降雨分配很不均匀,5~%,%。根据年最大24h暴雨资料系列,计算得多年平均24h最大降雨量为87mm,相应5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12mm,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