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交通体系的重构.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交通体系的重构.pdf

上传人:lu0474 2016/1/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交通体系的重构.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Ii..(重庆邮电大学思政部,重庆400065)【摘要】古代关中曾因其政治区位优势而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后亦因政治区位优势的丧失而导致交通的破坏与衰退。但这一局面随着陇海铁路的展入而发生改变。进入铁路时代的关中,传统水运、近代公路运输均遭受冲击,但并未退出运输市场。在此过程中,原有交通体系逐渐重构,最终建立起以铁路为中心,其他运输方式与之既竞争又互补的新的交通体系。[关键词]铁路;关中;交通体系;重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3)03—0041—05[收稿日期]2012—12—23[作者简介】郭海成,男,陕西凤翔人,历史学博士,重庆邮电大学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交通社会史。[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铁路与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012YBLS164);重庆邮电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新式交通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项目编号:K2010—14)。汉唐之际,位处西部的关中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核心地区,交通运输发达。宋元明及至清初,由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关中在国家交通网络布局中的地位逐次下降。清末民初,东北、华北、华东相继进入铁路交通时代。关中因无铁路与京、津、沪、汉等发达地区沟通,以致经济社会发展甚为艰困。1931年底陇海铁路修至潼关,此后,随着陇海铁路关中段的修建与营运,关中地区的交通环境大为改善。同时,由于铁路在长途运输上的极大优势,渭河航运渐趋衰落,公路运输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以陇海铁路为中心的新的运输格局,在关中地区开始形成,关中交通体系发生质的变化。关中传统水陆交通概况陇海铁路通达以前,关中的交通运输主要由传统陆路、水路二种运输方式构成。(一)驿路运输清代陕西境内的驿路主要有“皋兰官路”与“四川官路”,两路均贯穿关中,是陕西对外联系的主要通路。有清一代,全国的官马驿路,以北京为中心,分为官马北路、西路、南路等三大系统。其中的官马西路贯穿西北、西南,包括皋兰官路与四川官路两大干道。官马西路起自北京,经保定、正定,西至太原,再南下平阳(今山西临汾),越陕西潼关,折西抵达西安。又西行至咸阳后,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经乾州(今乾县)、邻州(今彬县)、长武及甘肃泾州(今泾川)、平凉至皋兰,是为“皋兰官路”;另一支向西经凤翔后折向西南行经宝鸡、凤县、留坝、褒城、沔县(今勉县)、宁羌(今宁强),到达四川成都,是为“四川官路”。除过上述横贯关中的官马大路,关中区内亦分布有众多官马支路,联接区内外各府、州、厅、县交通。清末,随着驿运因封建制度的没落而日趋衰败,原本广布于驿道之上、为过往官员人等提供膳宿、车马及护送等任务的的驿递、铺递也形同虚设,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然驿运虽废,但驿道尚在,构成关中主要的道路系统。其时,骡车,又名铁轮大车,在关中的陆路客货运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运输任务,“陆路交通器具全靠大车。大车分有篷无篷两种,有篷的称为轿车,专用载人,无篷的专用载货。”?但是骡车运输,就效率言,具有41相当大的缺点,“劳碌尽日,行不百里,其因天时阻碍,中途留滞,耗时需款,尚不计及。”1922年,陕西省开始有了汽车运输,原有驿道也开始被整修辟划为汽车路。由于汽车路均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