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氦检漏漏率及水检漏标准压缩机检漏通用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缩机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泄漏的判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压缩机的泄漏检测。2引用标准GB/T21360-2008《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3名词备注压力:文中所指压力在未说明时均指表示压力氦检:指氦质谱检漏方法,文中简称氦检。4检漏方法包括水检漏和氦气检漏两种方法。(气泡观察检漏)气泡检漏法适用于允许承受正压的容器、管道、零部件、密封元件等的气密性检验。在被检件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示漏气体后放入清洁水中,气体通过漏孔进入周围的液体形成气泡,气泡形成的地方就是漏孔存在的位置,根据气泡形成的速率、气泡的大小以及所用气体和清洁水的物理性质,计算出漏孔的泄漏率。图示1如图1所示,当气泡在液面以下一定深度h时,测得气泡的直径为D,此时,气泡内的压力P为大气压力P、漏孔所处位置的液体压力Qgh和清洁水表面张力R引起ba压缩机检漏通用技术标准的压力4R/D之和,即:气泡1内压力P=P+Qgh+4R/D(Mpa)(式4-1)ba式中:P,气泡内的压力(Mpa);bQgh,液体压力(Mpa);2R,液体的表面张力(N/M);D为气泡直径(M)。如图1所示,当气泡在液面或接近液面时,气泡内的压力Pb为大气压力Pa和清洁水表面张力R引起的压力4R/D之和,即:P=P+4R/D(Mpa)(式4-2)ba3气泡内的体积L′=πD?/6(M)(式4-3)漏率计算按照“阿弗加德罗定律”计算漏率Q,并代入式4-2和4-3,即:3Q=PV=P*L′=(P+4R/D)*πD?/6*n(Mpa*M/min)(式4-4)ba式中:n为气泡的频率(1/min);(N/M)。根椐公式:PV=nRT(式4-5)查表得:n=1/102=(质量分数1/g);3R=(气体常数pa*M/S);T=(20?的绝对温度K)。计算出漏率PV,即:-6-53PV=nRT=1/120***10=*10(MPa*M)将国标中的标准漏率R134a漏率<14g/a换算成每分钟的气体漏率,即:-5-103Q=*10/(365*24*60)*14=*10(MPa*M/min)(式4-6)R将R134a标准大气压漏率换算成氮气检漏的漏率Q:N根椐资料不同气体的漏率比为气体质量平方根成反比(参考达道安《真空设计手册》1996);根椐资料压力与漏率的关系可按下式经验取得(参考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9年4月第二期《漏率与压力的关系研究》):nQ=Q*(P/P)(式4-7)00式中:n根椐漏孔的长度在5mm以上取1(我公司产品的壁厚均大于5mm,且漏压缩机检漏通用技术标准孔在材料中基本为弯曲式,已经远大于漏孔长度5mm的要求)。根椐式4-7可得出氮气检漏时标准漏率要求Q:N-10-9102102Q=Q*P/P*=*10**=*10(式4-8)NRNR2828式中:P,氮气检漏时压力(-,);NP,R134a检漏时的压力,按国标要求为1Mpa;R102为R134a气体质量;28为氮气的气体质量。根椐式4-4、式4-6、式4-8可得出在气泡不同直径下每分钟允许的气泡数量,具体见表1。表1气泡直径(mm),可按下例方式对气泡直径进行判定:1、,这类气泡一般不能直接上升,多附在产品壁上;2、-,气泡产生达到一定频率(约200个/分钟以上)时会可见明显连续上升。当达到500个/分钟以上时形成一条乳白色细线一样上升(无法分辨个数);3、当气泡接近1mm直径时,气泡可形成独立缓慢上升,并可明显看到从液面下往上时气泡逐渐变大。,并结合公司现状制定以下水检漏的规定:压缩机检漏通用技术标准1、采用水检漏的时间不得低于每台2分钟。2、对漏率进行判断前应先晃动压缩机,将压缩机外形凹缝内气体排除后再确定漏率。、当气泡附着在压缩机表面未上升时,其气泡个数在一分钟内总数少于200个以下判定为合格;2、当气泡数量不易分辨时,不论气泡是否上升均视为不合格;3、当气泡为独立体上升时,直径小于1mm气泡在一分钟内不得超过30个;4、当气泡为独立体上升时,直径为1-2mm气泡在二分钟内不得超过10个;5、当气泡为独立体上升时,直径大于2mm气泡在二分钟内不得超过5个。实际操作工艺允许比以上要求严格。如工艺中规定为不得泄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