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材行业研究报告分析建材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告告2003年6月17日〖核心观点〗1、建材行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主要的子行业为水泥、玻璃、陶瓷。2、对水泥行业形势判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扩张仍将加速,立窑企业的生产空间会越来越小;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延续,供求缺口将会扩大,价格上升阻力很大;行业经济效益仍将在低位运行;行业的发展将会对大型企业集团非常有利,大者恒大,大者愈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地区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海螺水泥、亚泰集团。3、对玻璃行业形势判断: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产品价格、行业盈利水平将长期低位运行,行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高档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生产商面临着一定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南玻科控。4、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形势判断:机会主要存在于高档产品、西部地区、产品出口之中;今明两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有可能会回落,这将会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需求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此行业不建议关注。5、其他子行业上市公司中建议关注北新建材。〖行业指数图〗重要声明:本报告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文中内容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任何承诺。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后果自负。目录一. 建材行业 3(一)行业分类 3(二)行业特点 3(三)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4(四)2002年建材行业运行状况 4二. 水泥业 5(一)产品分析 5(二)行业特征 6(三)行业影响因素 7(四)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9(五)上市公司评价 16三. 玻璃业 21(一)产品分析 21(二)政策环境 22(三)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3(四)上市公司评价 26四. 陶瓷业 28(一)产品分析 28(二)政策环境 29(三)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9(四)上市公司评价 31五. 其他 32(一)行业分析 32(二)重点上市公司评价――北新建材 32 ...................34建材行业(一)行业分类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具体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砖瓦、石材、石棉云母等耐火材料以及其他建材产品。但其中最主要的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三类。2001年、2002年这三大子行业对建材行业销售收入的总贡献都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对建材行业利润的总贡献保持在50%左右,它们在建材行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报告对建材行业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子行业。(二)行业特点1、周期性建材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制造等产业,其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从建材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建材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建材行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2、投资拉动性建材产品是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城市设施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建材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建材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建材工业增长率的关系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建材行业的低谷出现在1998年,此后处于复苏阶段之中。自1999年以来,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越来越趋于相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建材工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走势基本上相背离。自1994年以来,建材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近年来价格变化幅度有所减弱,相对于其他指标表现更为稳定。(三)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材行业的各子行业由于都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息息相关。所以它们之间体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它们在需求量、产量、利润方面的趋同性并不一致。总的来说,需求量方面的趋同性较强,产量次之,利润方面的趋同性最弱。建材各子行业的需求量直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影响,所以较为一致。产量变化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供求规律的自发调节往往体现出过度反应的特点,即产量的增长速度往往大于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地方利益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往往使这一调整具有某种刚性,即产能增加多减少少。产量变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它的变化方向大体与需求量变化方向一致。并且由于国家越来越注意到建材产品产量增长的盲目性而不断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措施,产量与需求量变化的趋同性正在逐渐提高。利润的变化要复杂得多,它不只受到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影响,也要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建材行业各子行业中的供求关系各不相同,生产成本也千差万别,所以它们的利润变化趋同性较差。(四)2002年建材行业运行状况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