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某大学校园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重庆大学校园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重庆大学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目  录一、项目概要 1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三、校园网现状和存在问题 2校园网现状 2 4四、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5建设目标 5总体目标 6建设指导思想 6建设原则 7建设内容 7结构化布线 7网络通信系统 14主机系统 18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 21 23 27五、新建校园网拓扑结构 30六、设备配置与经费预算 33设备配置 33项目经费预算 34七、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 34项目管理 34项目的组织机构 34重庆大学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34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35项目进度安排 35八、预期效益 36九、校园网建设汇总表 37一、项目概要重庆大学新校园网络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之一,该工程需要对重庆大学的现有校园网进行全面改造和性能提升,其先进性、可扩展性、建设规模、包含内容等在重庆市高校,乃至西南地区高校中都属前列。本次网络建设目前需要覆盖该校的A、B、C三校区,同时要考虑以后的扩展需要,如新扩展的3000亩校区等。该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在一年之内,建成该校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内用户的高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校外与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高速接入,同时建设一系列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系统。该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校园计算机光纤主干网、校园网网络中心、开放网络机房、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和运行系统、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要满足全校4万多学生、6千多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的上网需要。该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全面提高重庆大学校园网的水平和规模,扩大校园网的应用范围,为教师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生进入网络平台提供了基本保证,而且将为重庆市、西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重庆市、西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这种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产生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计算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近两年来,国家为进一步保持其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又相继提出了以基于中台为基础,启动“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并紧锣密鼓地付诸实施。启动“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的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建立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使重庆大学的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在全国和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成为中国高等学校进入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快捷方便的入口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有利于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适逢中国政府提出“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宏图规划下,致力于全力发展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阶段,启动“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计划,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百年之计,科教为本”,科技生产力的提高才能真正的意味着推动和加速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的启动,是国家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到来之时。使信息产业成为中国下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之路存在的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西部地区学校,存在着教育经费紧张、学校信息化起步水平较低、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等。我们在同许多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和调研时,都表达这样的意愿,那就是希望有一套稳定、安全、流畅的网络平台;针对适合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得到培训和服务支持。只有这样,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才能都切实获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好处。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与建成,有利于重庆大学的发展,示范作用会越来越大,相信重庆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春天即将到来。三、校园网现状和存在问题重庆大学校园网目前采用1000兆三层以太交换技术,整个网络采用三层管理结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第一层采用1000兆光纤连接,形成网络骨干网。核心层由6个骨干节点组成,分布在A区:网络中心、传动实验室,B区:B区核心节点、图书馆,C区:核心节点。汇聚层上建立二级节点。A区:管理学院、校医院、青教楼、七大楼、理科楼、远程教育中心、综合大楼、行政楼,B区:学生活动中心、办公大楼。由一、二级节点分别连接16个片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