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费尔南多·佩索阿.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费尔南多·佩索阿.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19/12/25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费尔南多·佩索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费尔南多·佩索阿费尔南多?佩索阿百科名片费尔南多?佩索阿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Pessoa)于1888年生于葡萄牙里斯本,父亲在他不满六岁时病逝,母亲再嫁葡萄牙驻南非德班领事,佩索阿随母亲来到南非,在那儿读小学中学和商业学校。在开普敦大学就读时,他的英语散文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奖。1905年他回到里斯本,次年考取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攻读哲学、拉丁语和外交课程。他常去国立图书馆阅读古希腊和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并且继续用英文阅读和写作。目录个人履历相关信息个人作品外部链接(葡语)文学评论(葡语)展开个人履历相关信息个人作品外部链接(葡语)文学评论(葡语)展开编辑本段个人履历1912至1914年间,以佩索阿为首的葡萄牙的文学青年在英法新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并创办了几个虽然短命却影响深远的文学刊物——《流放》、《葡萄牙未来主义》和《奥尔菲乌》。1914年8月3日,对佩索阿来说是神性降临的一天,他一气呵成,写出了大型组诗《牧人》(共49首)中的大部分。1935年11月29日,佩索阿因肝病严重恶化被送进医院,当天他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不知道明天将会带来什么。”第二天他逝世了。从1943年开始,他的朋友路易斯?德?蒙塔尔沃开始整理他的遗稿,而出版佩索阿全集的工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截止到一九八六年,已经出版的佩索阿全集包括11卷诗集、9卷散文、3卷书简。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尚在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中。编辑本段相关信息葡萄牙天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孙成敖韩少功在他自己由英文转译的费尔南多&S226;佩索阿的随笔集《惶然录》译序中介绍说:“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写作者等等。”译者“决定翻译这本书,是因为两年前去法国和荷兰,发现很多作家和批评家同行在谈论费尔南多&S226;佩索阿这个人,谈论这个欧洲文学界的新发现”。中国书刊报章很少提及佩索阿这位作家的名字及作品。笔者见到的,出现在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西班牙记者采访的一篇谈话中,在回答记者的一个提问时,萨拉马戈认为,代表20世纪精神的作家有卡夫卡、佩索阿和博尔赫斯(《文艺报》,1999年1月21日第2版)。此外,1994年至2001年,澳门文化司署先后与花山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葡语作家丛书”总计二十七部,在“编者的话”中,提及的葡语作家只有佩索阿一人,并引用了他的《葡萄牙海》一诗的片断。仅从以上少而又少的提及这位作家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佩索阿是在当代葡萄牙乃至欧洲都享有盛誉的一位作家,值得我们介绍和关注。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佩索阿是位险些被埋没的文学天才。像不少天才人物一样,佩索阿生前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去世若干年后才为世人所“发现”,并显示出他对葡萄牙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确立了他在葡萄牙现代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且渐渐在整个西方文学界受到推崇。这位被称为“诗坛怪杰”的文学天才1888年6月13日出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父亲是政府普通公职人员兼《新闻日报》音乐评论撰稿人,母亲出身于亚速尔群岛一个小贵族家庭。佩索阿五岁时,父亲因染上肺结核而病殁。1896年母亲再嫁葡萄牙驻南非德班领事,第二年佩索阿由亲戚送到南非,与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他在南非读完小学和中学后,进入一所商业学校。佩索阿曾通过卡伯大学入学考试,但他放弃了在南非就读大学的机会,于1905年毅然只身返回葡萄牙。在南非所受的教育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那里他写出了最初的一些英文诗。少年时代的佩索阿喜欢狄更斯的小说,更酷爱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等人的诗作。回到故土里斯本定居时,他已经完全掌握并能流畅地运用英语,并谙熟英国文学,其程度不亚于对葡语的运用和对葡萄牙文学的了解。回国后的第二年,他考入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攻读哲学、拉丁语和文学课程。后中途辍学,开始潜心自学古希腊和德国哲学,并大量阅读葡萄牙古典及现代文学作品。佩索阿先后在数家进出口公司担任“外联人员”,这一工作既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又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1912年,佩索阿在文学刊物《鹰》上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评论《从社会学角度看葡萄牙新诗》。当时,葡萄牙文坛正处于停滞僵化状态,受英、法等国新文艺思潮影响,一批葡萄牙文学青年发起了一场倡导现代主义文学的运动。佩索阿参加了这场运动,并对周围的人几乎有着一种超然的魅力。从1912年到1924年,他与友人先后创办了《流放》、《葡萄牙未来主义》、《俄耳甫斯》等文学刊物,宣传现代主义。这些刊物虽然都属昙花一现,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还招致了一些守旧人士的讥讽与非难,但至二十余年之后,人们才发现了它们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其所代表的新的文学思想和形式,对后来的葡萄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