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摘耍: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其创作理念与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影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观众对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与感受虽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但解说词的本质仍属于文字。因此,必须在纪录片制作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说词的创作。传播学理论屮的“5W模式”为我们分析解说词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此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与总结。认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以影视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不仅需要对纪录片的受众定位与传播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具有一定的拍摄与剪辑意识。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声画结合;传播学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1-0091-042000年以来,世界纪录片的发展进入黄金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全面回归社会并步入市场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纪录片声音元素之一的解说词,也在随着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画血时,诉诸于听觉器官的一种文字语言,是作者理性思维的直接外化⑴。一、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之传播者视角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搜集、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职责,因此也被称为“把关人”o当纪录片创作者都在为题材焦头烂额之际,在众多本土文化,抑或是迷失在世界文化星罗棋布的题材中不知所措时,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们在扌n摄题材和对彖的选择上实现了重大转变,他们将目光投向古老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是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举,使观众对纪录片有了新的认识[2]。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电影不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而应该担负起教育民众和宣传的责任。纪录片的知识传播和舆论导向功能是其存在的社会价值[3]。同时,纪录片对现实生活及历史的纪录、审视、发现和感受,以及它对社会典型人物及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纪录片解说词能够感染受众,使其产生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反过來乂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4]o《舌尖上的中国》笫三集《转化的灵感》在讲到黄酒吋呈现的解说词是这样的:“吋间越久,酒越醇香。黄酒绵长而厚重,中国人可以从这一种饮品里,同吋品味出'柔'和'刚'两种境界。”这段解说,不仅是对中国酒文化的叙述,同吋也传达了中国人柔中带刚的品格。它不仅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还反映出中国人“柔”和“刚”相结合的传统精神,提升了人们的精气神。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它将反映客观事实与传播某种思想集于一身,这种功能使其成为人类的“生存之镜”O纪录片还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了解的最佳渠道Z-O在国家形象的全球构建中,纪录片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真实的感召力。《舌尖上的中国》传达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美食节目的饮食文化,该片的成功印证了文化的力量。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谈到贵州省下尧村长街宴时的解说词是这样的:“体现群体和分享的长街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世界的关注。”这样的解说配上下尧村村民坐在一起吃长街宴的画面,将中国古老的、传统的饮食文化牛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从侧面彰显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二、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之传播内容视角正所谓“内容为王”,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贴近性、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