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吴江区“运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楼、教学楼、3#图书馆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吴江区“运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楼、教学楼、3#图书馆报告....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28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吴江区“运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楼、教学楼、3#图书馆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江区“运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楼、教学楼、3#图书馆报告厅、4#食堂艺体楼、5#中学部教学楼、6#中学部行政综合楼、9#地下停车库”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意见受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由部分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对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运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楼、教学楼、3#图书馆报告厅、4#食堂艺体楼、5#中学部教学楼、6#中学部行政综合楼、9#地下停车库”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查,审查意见如下:小学部:在±,除按嵌固在基础顶面进行整体计算外,还应补充嵌固在地梁顶面的模型,进行包络设计。凹凸不规则及楼板局部不连续结构,应注意凹口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并采取相应加强措施。楼板局部不连续处,其剩余楼面应予以加强且整体计算时应设为弹性板。框架结构应考虑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或采取有效措施基本消除这一不利影响。结构单元端部及周边单跨框架其框柱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配筋适当加强。教学楼A、B、C区设置闷顶层,导致闷顶层为软弱层和薄弱层,应避免。应注意总信息参数及荷载取值的正确合理性。顶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为单跨框架时,应加强框架的抗震措施。综合楼未做“三板”的依据应做说明。教学楼的“三板”设计应提供“三板”比例的计算书。中学部:地下室顶板高差处应采取加腋措施以保证水平力的有效传递。应注意总信息参数及荷载取值的正确合理性。3#楼A区、4#楼南、北区单跨大跨度网架宜采用等刚度折算梁的方式,补充典型剖面的PK计算,复核框架的承载力。3#楼A区钟楼部分在三层楼面以上与主体部分连接较弱,宜补充钟楼部分的单独计算与原模型包络设计。5#楼回字型平面连接区开洞削弱较大,剩余楼面应予以加强,其此区域不宜做“三板”。6#楼6层及屋面层存在连接极弱部位,除进行楼面加强外,还宜补充中震下的楼面应力分析,复核弱连接处的楼面配筋。6层局部错层处,错层柱应加强其抗震措施。5层局部托柱转换处,应按规范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结论:经上述修改和调整后,基本通过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审查意见在施工图阶段落实,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复核。专家组:陈刚、徐文希、孙卫明审图机构:黄炎中201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