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书信赏析.doc.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书信赏析.doc.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书信赏析.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相如琴挑”、“文君夜奔”的典故尽人皆知。很多人以为,它不过是一个浪漫的古代才子佳人故事。近来,一些学者将它重新演绎、戏说,把原本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大胆结合的美谈,加入了太多功利色彩和世俗理念。其实,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是有一封封史料记载的往来书信作为凭证。仔细阅读这些优美生动的文字,可以让今天的读者,远离杜撰和不切实际的假想,真正体味这段二千多年前超乎寻常的爱情,同时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一分启示。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2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这就是著名的《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情书,确切地说是情歌,也就是相如“琴挑”文君的内容。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公元前179年前后,是四川成都人,长得“雍容闲雅,甚都(都,美好的样子)”,汉景帝(前188年,前141年)时做过“武骑常侍”的小官。他曾受梁孝王邀请到梁国做客,在从梁地返乡途中路过临邛,结识了当地有名的富豪卓王孙。在得知其家中新寡女儿卓文君也同样爱好音律后,擅长词赋又精于鼓琴的司马相如多次用琴音向文君表达爱慕之情。“凤求凰”就是其中的二段琴歌,收录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用现在通俗的话解释是这样的:“我游历四海后刚刚归故乡,孑然一身寻觅新娘。没想到上天赐予良缘,与你相逢在高堂。我知道美丽的你就在相隔不远的闺房,然而不得见面令我相思愈深欲断肠。能否与你结成鸾凤,从此比翼翱翔,如果与我情意相通,就出来和我幽会,一起远走他乡。我们的爱情一定会天长地久,你千万不要辜负我、让我失望心伤!”即便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份“情书”的内容也相当大胆直白。怪不得,当时年仅17岁的卓文君在收到这份火热炽烈的爱情“战书”后,“心悦而好之”,不顾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的窘境和相互身份地位的悬殊,当夜与之私奔。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后,一开始并没有过上优裕富足的生活,而是家徒四壁。于是“尽卖车骑,买酒舍”,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杂作、涤器”„后来,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武帝赏识,被召到长安作官,从此摆脱了衣食之忧,然而他与卓文君也从此千里相隔。几年之后,司马相如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与文君浓情似火、相濡以沫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相如不忆贫贱日,位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唐?李白《白头吟》)。传说,司马相如准备另娶,给卓文君写了这样一封家书,上面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字。聪慧的文君读懂了其中“夫妻已‘无忆’”的含义,回诗一首: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首有名的《怨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