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汶川县三江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汶川县三江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31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汶川县三江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汶川县三江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第一章:,地处汶川县西南边缘,是岷江上游汶川县境南部支流寿江的发源地。集镇地处三水(西河、中河、黑石江)汇合处得名“三江”。三江乡境内地域辽阔,,,东接水磨,南与崇州连界,西南与大邑县、芦山县交界,西与卧龙自然保护区及宝兴县、小金县相连,北与本县的耿达乡、映秀镇接壤。在汶川县总体规划中,三江乡是全县城镇体系规划的三级集镇,定位以发展旅游为主,三江乡处在汶川两个主旅游线路的北游线:成都—紫坪铺水库—三江—草坡—西羌第一村—威州;同时也是汶川两大片区之一的南片区(生态旅游区);五个特色旅游区之一的三江生态旅游区。三江乡行政范围部分处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同在紫坪铺水库的生态协调区内。,距离都江堰市约48公里,汶川县城约95公里,成都国际机场约100公里。距理县54公里,距茂县44公里,交通区位较为便利。三江乡的对外交通主要是往成都方向的县道——漩三公路,由漩口经水磨镇到三江乡,路面为三级沥青路面,与国道213线连接。都汶高速路沿213国道由成都经都江堰市、漩口镇直达汶川县。往卧龙自然保护景区方向为三江乡至潘达尔生态旅游区专用道路,路面为三级沥青路面。通村委会公路共9条,其中有5个村(麻柳村、草坪村、柒山村、照壁村、街村)已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有2个村(河坝村、龙竹村)村道硬底化正在施工中,有2个村(席草村、邓家村)村道未铺设水泥砼路面;通村民小组公路为机耕道,现状等级低,路幅窄,可进入性差。,地貌以深丘为主,众水系汇合东流出境形成寿江。四周高山环抱,犬牙交错。由于地势垂直高差2970米,气候差异大,雨量丰沛,,,海拔在1030-1500气候温和,?米之间。三江乡生态良好,全乡植被覆盖占总面积的百分之90以上,其中,森林占总面积的60,左右。三江乡自然植物分布广,种类繁多,风景秀丽。境内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动物均有,还有各类珍稀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等,仅“列名”保护的动物有34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9种,二类保护动物25种,乡域内设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三江乡除了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品种繁多的动物外,还富含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中有铁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铜矿、无烟煤等。?灌县志?记载:“水磨沟(今西河)发源于木坪土司属之大雪塘,流七十里合女娲厂小沟,又百里合瓦寺土司属之九沌水,又八十里合五股水,又五十里合经担沟,又三十里合岚碳沟,又三十里合掀盘沟,又四十里合鹰沟,又四十里合磨子沟,又八里至鸳鸯沱,名曰西河;合牛头山发源之东河(今称中河)及盘龙山发源之黑石江,名三江口。汇流而下,约数里合笼竹园沟,至坛子沱出瓦寺界,名寿江,以其经老人村故也,俗称水磨沟”。可见,三江口既是西河、中河和黑石江的汇合处,又是寿江的重要起点,三江(三江口)亦因此而得名。三江乡处于古蜀国的边缘,古属蜀国地,周末属冉夷地,汉属绵虒县。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年至67年)绵虒县改称道,三江属绵虒县。晋改绵虒道为汶山县,东晋废。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始置汶川县。从此至清初三江一直属于汶川县管辖。三江当地先民为羌族,明代乌斯藏族加渴酋长带兵来汶、理、茂平乱,后就地驻兵屯垦,较多藏民迁入。明朝廷封四川瓦寺土司宣慰使司宣慰使,“斯即为瓦寺土司第一世土司也”,“留驻汶川县之涂禹山,控制西沟北路羌夷”。清代康熙中叶(1702年)又有湖广填四川移民到三江,汉族人口逐渐占多数,直到目前三江仍为汉藏杂居地。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授予十五世瓦寺土司“安抚使斯安抚使”,所轄领地扩展之三江口,三江从此属瓦寺土司轄境。三江为当时灌县汉民族地区与瓦寺土司治理的藏、羌民族地区的交界地。至今在水磨与三江地区的寒坡岭、吊钟岩、大白石、笼竹园、连山坡等地仍然保持着昔日勘界所立的“灌瓦大界”的界碑或者摩岩石刻。,以人为本,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提升乡镇辐射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注重灾后重建与结构调整和重振经济相结合,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在完善的农业、水电基础之上,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科技事业,建立新型服务业,促进三江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在统筹城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乡镇村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乡镇村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弘扬本地历史文化,开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