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高职教育研究简报.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职教育研究简报.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1/1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职教育研究简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5年第1期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编印2015年3月20日•聚焦两会◊高层之音*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代表呼声*打破“唯学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还需进一步改革升级*在职业教育中试行“工士"学位制度*让企业成为职教办学主体•现代学徒制◊职教大国是如何培养“学徒”的*德国:行会承担职业人才培养*澳大利亚:将“灵活多样”发挥得淋漓尽致*瑞士:学徒制有法可依【聚焦两会】编者按: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结合两会代表关注热点,本期简报节选《2015年两会职业教育热点声音回顾》,对高层之音和代表呼声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帮助。『高层之音』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李克强国务院总理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要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鲁昕教育部副部长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以就业为导向,不以升学为目的;不断契合产业发展升级,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为人人搭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满足国家、企业、百姓等三方面的需求。具体做法是推动“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对接。职业教育进入新的黄金时期葛道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司长近年来职教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彰显。职普大体相当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培养千万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制度和条件保障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兴行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高职内涵建设成果令人瞩目。央财投入44亿建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投入20亿支持977校1816个专业建设;建设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管理;完善质量年报制度,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发布体系,接受社会监督。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推进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健全投入长效机制;央财投入78亿支持4556个实训基地建设;3年培训30万骨干教师;央财投入3亿支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近年开展60余次产教对话,出台5个行业职教专项政策。组建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建设职教集团。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舞台。2008年以来,大赛承办地由1个省市扩增到16个省市,赛项从20余个发展到近百个,参赛人数从千余人到逾万人。大赛成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平台、成果展示的窗口。职教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更加健全。一是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261个职业资格;发布230个中职标准,覆盖820个职业资格。二是对接产业开发教材,遴选5000余种优质教材。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兴趣。国家资助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中职免学费覆盖近90%学生,助学金覆盖近40%学生,标准从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助学贷款标准从6000元提高到8000©全民终身学****稳步推进。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推进学****型城市建设的意见;2014年900余个城市举办全民终身学****活动周,涌现一批百姓学****之星和终身学****服务品牌;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180个,省级实验区近500个。职业教育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代表呼声』打破“唯学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庞丽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下,我国更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创新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建议政府切实突破现有的劳动、人事和就业制度,在薪酬、晋升制度上要根据人的能力素养、业绩贡献来衡量。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要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