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唐文精选二
感二鸟赋
韩愈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
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
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窃自悲;
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职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
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
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
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
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
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
门而东鹬,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过潼关而坐
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唯进退之殊异,增
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自逞。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
不知;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于荐书;
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孰左右
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
说祇以招尤而速累。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
怊怅于无位?唯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
斯类。
原毁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
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
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
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
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
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
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
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
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
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
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
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
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
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
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
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懦者必悦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原鬼
韩愈
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
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
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曰:鬼无声也,无形也,
无气也。
果无鬼乎?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
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
有之矣,鬼神是也。
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也?曰:是有二,有鬼有物。漠然无形与
声者,鬼之常也。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民,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
于是乎鬼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为之也。其既也,
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曰:成于形与声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
声与形者,鬼神是也;不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物怪是也。
故其作而接于民也无恒,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亦有
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造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