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第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doc

上传人:765103370 2020/1/2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11)课程框架:一、总结前两次课所学****的内容、观点及研究方法。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讨论货币政策机制分析(图形解释和路径分析)参数b,h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分析(补充部分)(图形解释)两种极端情形(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货币供给与产出之间联系的讨论(联系中国的分析)三、财政政策执行效果的讨论路径分析参数b,h对财政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分析(挤出效应)两种极端情形四、政策组合效果五、本次课重点观点和内容小结一、总结上次课IS-LM模型和简单收入模型(异同点)假设;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乘数和均衡收入决定)思想观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在追求低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目标时所能够支配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也是政府用来缩短衰退过程和防止经济过度繁荣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初始作用是在产品市场,货币政策初始作用是在资产市场。由于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是紧密联系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会同时影响到收入水平和利率。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讨论增加货币数量M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利率i以提高收入水平Y”这一途径来实现的。联储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货币政策。一般情形分析注意:图形与路径要结合起来思考、阐述。调整路径:——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作图分析理解:当货币供给量M增加时,由于资产市场非均衡导致利率下降(变化大小受h影响),通过b途径影响引致投资,投资被拉大从而提高收入水平Y。在分析路径过程中,讲清第一轮和其后若干轮之间的不同变化。产出的变化是第二轮以后的累积结果。第一轮只有利率的超调变化。在每一轮中,货币供需是均衡的,但是产品市场是非均衡的(总是需求大于供给,才能驱使产出不断增加),这是符合假设的,但是最后一轮两个市场都达到均衡,达到新的稳态。而且,从非均衡调向均衡的过程中,应该是变速度调整的,离得越远,调得越快。(同学提出的问题)引申讨论:什麽情况下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不存在?(分四种情况)(1)当h较大时,货币供给量增大未能导致利率的显著变化。(2)当b较小时,支出AD对利率的变化未能做出反应。(3)银行处于谨慎考虑,不良资产和坏账,不愿意融资。可能使资产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互动链条中断。(教材中所讲)(4)当k较小时,(因而第二轮的利率就几乎不会变动,第二轮传递不下去)货币供给量变化未能导致产出显著变化。结合前面的图形,分析为什麽不会从第一个均衡点直接沿IS曲线移至第二个均衡点?(同学提出的问题)配合作图演示,说明一下分析结论:h大,则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弱。b大,则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强。作图演示上述结论当然,除了作图分析以外,通过路径图也可以将上述结论非常直观地得到解释。同时认识到,一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是与该国的先天禀赋因素(如结构参数h的情况)很有关系的。两种极端情形分析(可以作为h讨论的一部分)——货币政策无效: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公众准备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上持有所供给的任何数量的货币。,LM曲线水平。(对凯恩斯情形给予形象的背景解释)图形解释结论(1)在流动性陷阱情况下,货币政策无法影响利率和产出,(2)相反,财政政策完全有效(《通论》强调财政政策的原因以及大萧条时罗斯福新政)。接近于零利率水平时,就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日本、中国的情况,日本低利率政策出台的背景)为什麽取名为凯恩斯情形?(因为低利率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