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GroundedTheory一简述二三个流派三四方法流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1一、简述扎根理论,又称根基理论,是质性研究方法之一。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格莱瑟(Glaser)和施特劳斯(Strauss)在《在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中提出其定义是,从数据中发展理论。1987年,施特劳斯(Strauss)在所出版的书中对于扎根理论的定义是,在质化资料的基础上发展一个理论,不限制任何特别形式的资料和研究的渠道。1990年,施特劳斯(Strauss)与科宾(Corbin)在所著一书中认为扎根理论是用归纳的方式,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结果。换言之,扎根理论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理论。即从现象中系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现、发展理论。2扎根理论的目的-------“形成一个与研究对象本身所相关的、棘手的,可以解释行为模式的理论”(Glaser,1978;93)。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是一个一般的研究方法论,结合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一套系统性应用的方法去形成一个关于某一实质领域的归纳性理论。(Glaser,1992:16)从研究属性来看是一种质的研究方式;从实施层面来看是从现象中归纳得出理论,“扎根理论”在研究设计与资料搜集方式上采用质性手段,而在资料分解、分析过程中吸纳量化分析手段。发展扎根理论,不是先有理论,然后再去证实它;而是先有一个待研究的领域,然后自此领域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论。一、简述3GroundedTheory一简述二三个流派三四方法流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4二、三个流派迄今为止,扎根理论已经形成了三个流派:(1)Glaser的经典扎根理论;(原始版本)(2)Strauss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现用最多)(3)Charmaz(卡麦兹)的建构型扎根理论。共同点:归纳性的质化研究方法,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5最大差异:编码的过程。经典扎根理论编码过程分为: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程序化扎根理论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过于程序化,反而不利于发现更为丰富的理论形态。)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并与被研究者发生互动关系,对其行为意义进行解释。6实质性和理论性编码区别:实质性编码:反映被研究的实质研究领域中一个理论的范畴及其特征。它们是用作构造概念化的理论。理论性编码:概念化实质性编码之间隐形的相互关系,可作为相互连接多变量的假设,从而用来解释研究对象如何去解决他们的主要关注。它们是自然呈现的,穿插于破碎的事件之中,形成概念,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它们提供理论形成的模式,在编码、写备忘录,特别是在手工整理备忘录的时候自然呈现。格莱瑟(Glaser,1998)7GroundedTheory一简述二三个流派三四方法流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8*三、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一致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旨在形成理论(见图1)。9*[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0